发布时间:2018年3月15日 已帮助: 639 人 来源:扬州秦学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支承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痴情于2018/3/15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支承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zhī chéng
注音:ㄓ ㄔㄥˊ
基本解释: 支持承担这几根柱子支承着房屋全部重量
相关字词典推荐:
支腾的意思
读音:zhīténg
注音:ㄓㄊㄥ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应付,敷衍。《红楼梦》第七二回:“这两日,因老太太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都使了……説不得姐姐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傢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破碎支离的意思及反义词
读音:pòsuìzhīlí
注音:ㄆㄛˋㄙㄨㄟˋㄓㄌㄧˊ
基本解释: 支离: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相关字词典推荐:
破殄的意思和发音
支运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zhīyùn
注音:ㄓㄩㄣ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明代漕运方式之一。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征调南粮,改海运为河运。在淮安、徐州、临清等地设仓收囤,由官军分成淮安到徐州、徐州到德州、德州到通州(今北京市通县)等段,节节接运,名为支运。每年四次,运粮三百余万石。宣德六年(1431年)改行兑运。一说,支运包括支粮和运粮两个方面,指从前一粮仓支出税粮,运往后一粮仓。运军从各仓支出的粮,不必即当年该仓的进仓粮;当年各仓的进仓粮,不必即供当年运军支出运输。《明史·食货志三》:“自成祖迁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参阅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唐文基《明代漕粮“支运”考辨》。
以上就是痴情小编为您整理支承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