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4日 已帮助: 285 人 来源:温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志愿书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当真于2019/5/27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志愿书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zhì yuàn shū
注音:ㄓˋ ㄩㄢˋ ㄕㄨ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表明志愿的书面凭证。 清 容閎 《西学东渐记》第十七章:“当未出洋之先,学生之父兄须签名於志愿书。”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七:“﹝ 小常 ﹞说着就给他拿出一份牺盟会组织章程和入会志愿书,给他讲解了一下。”英文翻译1.application form
相关字词典推荐:
国际志愿者日是什么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InternationalVolunteerDayfor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1970年12月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它的宗旨是动员具有献身精神并有一技之长的志愿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实现其发展目标。中国自1981年起同该组织合作。 1985年,第40届联大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12月5日为“国际志愿人员日”。1994年12月5日,由中国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发起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志愿者也从此在全国各地展开了活动。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1985年联大把每年的12月5日规定为国际志愿人员日(IVD),如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这一天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际志愿人员日作为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标志已经深入人心。1997年11月20日,第52届联大通过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23个国家提交的52/17号提案,决定把2001年确定为国际志愿者年(InternarionalYearofVolunteers)。正是多年来“国际志愿人员日”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国际志愿者年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国际社会对国际志愿人员日的欢迎和肯定激发了确定国际志愿者年的思想,用足足一年的时间,而不是更短一些时间来促进志愿服务,使活动超越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的范围,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中华志愿者协会 2011年4月26日,中华志愿者协会成立。协会是由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关心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单位或组织自愿组成,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联合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接受中央文明办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业务范围是维护志愿者权益、规范志愿者行为、提高志愿者素质、宣传和培育志愿文化。 国际志愿者年 为向世界人民展示志愿者作出的卓越成就,并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志愿精神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1997年11月召开的第5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将2001年定为国际志愿者年(IYV2001)的决议。 国际志愿者年的四大目标是:充分认识志愿贡献、积极支持志愿活动、建立志愿网络体系和倡导弘扬志愿精神。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揭幕仪式已于2000年11月28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 在2000年7月26日举行的联合国社会和经济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国际志愿者年的又一项决议。该决议由日本、荷兰两国发起,由58个国家作为共同提案国。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对在各成员国和联合国系统内倡导志愿精神的基本原则表示赞同。这项决议还呼吁各成员国在2001年开展旨在推动志愿精神的国家和地方一级的各项目活动,决议要求联大在2001年12月5日,召开以志愿活动为主题的特别会议,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向大会提交有关国际志愿者年的报告。与大多数成员国一道,中国政府对于联大关于国际志愿者年的倡议表示支持并积极响应。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被联大指派为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国际协调机构,它从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是联合国系统内最大的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输送各种专业技术志愿人员的组织,其宗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积极有效的援助。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合作,自1981年以来,中国通过该组织聘请了170余名联合国志愿人员,同时也通过该组织向30多个发展中国家输送了160多名中国的志愿人员,涉及农业、水利、医疗卫生、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领域。 为扩大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影响,并引起各国政府对国际志愿者年的重视,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鼓励各国政府成立国际志愿者年国家委员会,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个人、新闻媒体等组成,负责协调和规划各国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各项活动。 中国现状 中国的志愿服务主要是由政府组织倡导的志愿活动以及成千上万的较小规模、自下而上的社区基层组织这两方面的力量所推动的。通过志愿活动,志愿者不仅使他们所服务的社区受益,而且令自身受益。志愿者能够通过志愿服务来增强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之心和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沟通技巧。志愿服务通过教导人们要有责任心以及促进互信和谐,让整个社会更有凝聚力。据统计,全国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2511万名人。 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统计,目前中国志愿者有8000多万,只占人口总数的7%,而且多为青年和在校大中学生,经常性参加志愿活动的人较少。在美国,这一比例为30%-40%。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志愿活动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和退休的老年人占相当大比例,且志愿服务的科技含量大,许多志愿者终身从事志愿服务。 目前,多数在中国开展项目的国际非政府组织(NGO)从国外招募志愿者参与他们在中国的活动。据清华大学NGO研究所调查统计,中国约有80多万家县以上的NGO团体,开展活动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外基金会的资助和志愿者自酬资金两种途径。目前,中国企业家对环保等志愿活动的捐款较少,全社会对公益团体的实际资金支持不足,许多NGO的公益项目因资金不足而流产。中国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公益意识,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 中国的志愿服务还缺乏统一的权威性法规,很多志愿活动不够规范。目前,仅广东、山东等很少省市有相关的地方法规。广东省人大通过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已实施了三年,保障了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有序发展,完善了机制。 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制度大都比较完善,并有一定的激励和回报措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志愿服务有完善的法规。日本政府给派往国外的志愿者一定的生活津贴、医疗费、保险费等。美国、新加坡等都有针对志愿者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韩国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被计入学分,占高中成绩的20多分。 中国现有志愿者青年占大多数,中老年人渐多。全国已建成2.4万个服务站,形成了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30多个省级协会、众多市县级协会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构。 1996年以来,中国各行各业的青年志愿者参加扶贫、教育、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已达1亿多人次,累计服务45亿多小时。1996年以来,已有1万多名青年参与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以定期轮换方式到207个贫困县开展服务期一年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推广等志愿服务。每年暑假有近百万大中学生深入贫困、受灾地区进行短期服务。全国有250多万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得到志愿者的经常性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一些老教授、老学者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进行科普等志愿活动。而“一阵风”式的短期志愿服务方式,也日渐被相对固定的长期结对所代替。很多志愿者长期在红十字会、特殊教育学校、公益基金会、公益热线、图书馆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服务机构任职。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中国国数百万志愿者每年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倡导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服务理念,以实际行动迎接自己的节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在中国传诵了几千年的名句,时时激励着人们友爱互助、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但目前,相对于基数庞大的人口,中国志愿者的数量还远远不够,相关的制度建设也非常缺乏。
志愿礼是什么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志愿礼-介绍 为成功举办一届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的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向全世界展示广州志愿者的良好形象和优质服务,同时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挖掘志愿服务理念的深刻内涵,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和共青团广州市委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创造性地提出“志愿礼”的概念,通过创作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礼仪动作,作为志愿者专属的标志性礼节。 意义 “志愿礼”旨在展现志愿者“我志愿,我快乐”的服务理念,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塑造志愿者青春活泼、友爱奉献的亮丽形象。 志愿服务研究专家谭建光教授认为,“志愿礼”填补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空白,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内涵。他表示,中国是礼仪之邦,志愿者是社会文明、礼仪、进步的重要体现。“志愿礼”作为志愿者的一个专属礼节,是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成功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开拓进取,也是广州亚运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内容 “志愿礼”包括问候语、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激励口号四部分。所有语言和动作都遵守国际礼仪,肢体动作与其他礼仪动作有显著区别。 1、问候语:基本问候语为“您好!”,然后根据不同场合再补充延伸,如:您好!请问需要帮助吗? 2、面部表情:脸上露出真诚的微笑,双眼有神地平时对方,带着自信、友善、博爱的目光。 3、肢体动作:志愿者行志愿礼时,双脚并立,左手自然垂放,右手伸展成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形状,抬举右臂,移动右手至左胸口心脏处变成“大拇指”形状,保持大拇指向上,右手与左胸留有半个拳头间隙。表达“我志愿、我快乐,用心服务我最棒”的动作内涵。 4、激励口号:“我志愿、我快乐,用心服务我最棒”。 问候语是“志愿礼”的基础性要素,是志愿者向服务对象或其他志愿者表示友善的最直接表达; 面部表情则是志愿礼的关键性要素,是志愿者向服务对象或其他志愿者展示美好心灵的窗口; 肢体动作是“志愿礼”的标志性要素,是志愿者向服务对象或其他志愿者展现文明风采的独特表达; 激励口号是“志愿礼”的突出性要素,是志愿者互相关心、激励的语言表达。 应用场合 志愿者在以下几个场景中,应该使用志愿礼: 1.行走相遇时:志愿者行走过程中,与志愿者、来宾、工作人员等相遇,应行“志愿礼”。 2.在岗服务时:志愿者在工作时,当有宾客前来咨询、寻求服务时,应行“志愿礼”。 3.交接班时:在公共服务窗口岗位,志愿者在交接班时,应互相之间行“志愿礼”。 4.主动上前服务时:在非紧急情况下,志愿者主动上前服务时,应向对方先行“志愿礼”。 5.在集体公共窗口服务时:当两个及以上志愿者在公共窗口提供志愿服务时,应统一集体行“志愿礼”。 6.参加集体活动时:志愿者参加集体志愿服务活动时,统一行“志愿礼”。
志愿彩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志愿彩-简介 “志愿彩”是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标识物,为全体注册志愿者佩戴的,承诺为亚运会服务的多用头巾。“彩”寓意“七彩”、“多彩”和“精彩”,代表着“新生活”学习、健康、礼仪、诚信、科技、公益、环保七大领域,象征着丰富多彩的亚运会志愿服务活动,承载着“一起来更精彩”亚运会志愿服务愿景。 产生历程 广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亚运志愿者主体标识物“志愿彩”发布仪式在中山大学梁胞琚堂举行。由著名模特吴英娜、新丝路模特及志愿者代表组成的亚运“志愿彩”形象示范团全面展示了“志愿彩”的不同佩戴方式,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 一、广州亚运志愿者标识物“志愿彩”命名的内涵: 世界上所有的色彩,只是三原色的不同的组合。 三原色是:红、绿、蓝。 红象征着激情,绿代表着生命,蓝代表着未来。 一个面向未来的、充满着激情的生命,就是色彩全部的含义。 色可以是纯净的,但因为激情、冲动与抑制不住的喜悦,色与色之间总是在撞击、融合,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世界,多彩的世界。 广州亚运志愿者以自己生命最为纯净之色,以“志愿”这一世间最大的伟力,在人与人、色与色之间追寻着充满活力的和谐,从而形成了一道赞美生命的最为靓丽的风景线。 二、“志愿彩”命名的演绎: “志愿彩”直观的表达出该标识物的所有者为志愿者; “志愿”两字也再一次传达出志愿者们自愿为亚运会服务的愿力,同时与“志愿创造新生活”相呼应; 色彩,通常传达给人们的心情是丰富精彩,热情洋溢; 缤纷多样的“彩”充分契合了志愿者们热情、友好、善良、积极主动自愿的性格特征; 用一个“彩”字作为标识物的定性词,不但在文字上有了创新和突破;同时“彩”字也形象生动的诠释了其色彩缤纷、就像来自亚洲各个国家的朋友们一样,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但是我们有着共同的心情和梦想。 这就是“一起来,更精彩”的“彩” 这就是“志愿创造新生活”的“志愿” 三、与广州城市气质的契合: 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行; 广州,这个素有花城之称的城市; 这个与花拥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市,拥有着姹紫嫣红的丰富色彩; 这“彩”,是斑斓的色彩, 同时也是亚运会“一起来更精彩”参与的精彩! 当色彩与精彩碰撞时会产生“激情”的火花, 因而,“彩”是最能表达激情的。 三、我们的概念演绎:从“微笑北京”到“炫彩广州” 从微笑到炫彩,是又一个故事的谱写; 从微笑到炫彩,是从优雅向热情的跨越; 从北京的谦谦有礼,到广州的炫彩灿烂。广州,这个活力、激情四射的城市,这个素有花城之称的城市,用它的色彩绚丽了整个亚洲,炫动了整个世界![2] 四、基于“志愿彩”的活动策划:回归珠江 注意:这只是一个活动意念上的策划。假设这是一个志愿者在亚运会闭幕后的团圆仪式。 当所有的志愿者屹立于珠江边;江边上到处都飘着亚运会旗。所有的志愿者都挥动着志愿彩的时候,珠江在西阳夕下之时,那江面上仿佛架起了一座色彩斑斓彩虹啊! 那是春天,那是生命最美的季节,那是不可重复的体验,那就是广州亚运! 那就是他与她记忆交融的地方,是语言与思想灵魂碰撞的地方,那就是人生最精彩灿烂的斑斓的世界! 珠江里龙舟竞发,在划龙舟的运动员手里,都系着一条志愿彩。一声炮响,千桡齐发,百舸争渡。无数条志愿彩在水上、空中飞舞飘扬,仿佛无数笔色彩绚丽的画笔在空中挥洒着……洋溢着! 在这里,志愿者用他们手中的色彩点燃了整个广州,温暖了整个亚洲,也照亮了整个世界! 五、为什么是龙舟? 划龙舟是岭南人表达自己情感、确证征服自然力量的方式。这一具有民族性的集艺术与体育于一体的运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划龙舟这一运动已经为世界所熟知。一年一度的牛津与剑桥龙舟赛更是将这一运动增加了绅士风度。 广州各大学龙舟赛的举办,将是志愿者活动的又一亮点。 更为重要的是:龙舟将红的激情推向了极致。 这就是炫彩广州。 使用方式 一、赛会版 (一)适用场合:赛会志愿者上岗服务期间。 (二)使用方法:将志愿彩整齐卷好,作为护腕,绕两圈系在手腕处,最好同时将志愿彩中的志愿者标志卷至向外展示,既可以作为上岗服务志愿者的显著标志,又可以作为志愿者疲劳时擦汗使用。 二、城市版 (一)适用场合:城市志愿者上岗期间。 (二)使用方法:作为围巾使用,可以挡风,并让赛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与运动员明显直观地识别城市志愿者。 三、助威版 (一)适用场合:观众啦啦队(志愿者)赛时观赛和助威时使用。同时也作为其中一种建议方法推广至普通观赛观众。 (二)使用方法:将志愿彩整齐卷好,作为头带使用,套于头部额前,为运动员呐喊助威,体现积极进取的运动精神。 四、嘉宾版 (一)适用场合:领导、官员、嘉宾出席开幕式、闭幕式、大型宣传活动等场合使用。 (二)使用方法:折叠作方巾使用,插在正装左上口袋处。 五、礼仪版 (一)适用场合:亚运会志愿者礼仪服务场合或者志愿歌曲传唱时作为头饰使用。 (二)使用方法:将志愿彩整齐卷好,最好同时将志愿彩中的志愿者标志卷至向外展示,作为发带佩戴于刘海上或者马尾上。 六、自由版 (一)适用场合:非志愿服务时间。 (二)使用方法:自由、时尚、创意的演绎使用方式不限,也可以系在随身物品作为标识。 形象代言 通用版“志愿彩”形象代言 2010年,韩庚受聘成为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名人堂成员,成为广州亚运又一位明星志愿者,与此同时担任亚运志愿者标识物的形象代言。 儿童版“志愿彩”形象代言 2010年5月29日,林妙可出席在广州市少年宫举行的儿童版“志愿彩”发布仪式,宣布其正式加入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名人堂,并且成为儿童版“志愿彩”的形象代言。 宣传片 “志愿彩”的官方宣传片由担任形象代言的超人气偶像歌手韩庚领衔主演,主要演员包括模特和西关小姐等,还有来自来自高校的志愿者队伍。该宣传片从多个角度诠释“志愿彩”的含义,展示“志愿彩”的头巾、围脖、护腕和正装礼仪方巾等四种佩戴方式,洋溢着时尚、积极的风气。 “志愿彩”的内涵演绎 志愿彩”是亚运会志愿者佩戴的彩色多用巾(“彩巾”)和七色手腕带(“彩铃”),是亚运志愿者服务和承诺的标志,是传递在亚运志愿者心中的一道彩,承载着“一起来更精彩”亚运志愿服务愿景,描绘出志愿创造新生活的焕彩画卷。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广州,这个素有花城之称的城市;这个与花拥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市,拥有着姹紫嫣红的丰富色彩;这“彩”,是斑斓的色彩,同时也是亚运会“一起来更精彩”参与的精彩!当色彩与精彩碰撞时会产生“激情”的火花,因而,“彩”是最能表达激情的。
以上就是当真小编为您整理志愿书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