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6月2日 已帮助: 170 人 来源:乌鲁木齐秦学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旒旍的意思及读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展眉于2019/4/17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旒旍的意思及读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liú jīng
注音:ㄌㄧㄡˊ ㄐㄧㄥ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见“ 旒旌 ”。
相关字词典推荐:
赘旒是什么意思
读音:zhuìliú
注音:ㄓㄨㄟˋㄌㄧㄡ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赘,连缀;旒,旌旗上的飘带。比喻实权旁落、为大臣挟持的君主。后亦指有职无权的官吏。《公羊传·襄公十六年》:“君若赘旒然。”何休注:“旒,旂旒;赘,繫属之辞,若今俗名就壻为赘壻矣。以旂旒喻者,为下所执持东西。”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王大誓师旅,兴言感慨,荡清上国,拯厥赘旒。”清潘耒《烈士行赠赵义庵》诗:“苦言奔驰不称意,一官束体如赘旒。”章炳麟《答学究》:“以囚之则君若赘旒,而位号未改,幸四邻可以无动。”
相关字词典推荐:
赘木是什么意思
旒苏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liúsū
注音:ㄌㄧㄡˊㄙㄨ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旒旗的垂饰。《北史·薛琡传》:“自制丧车,不加彫饰,但用麻为旒苏,绳网络而已。”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四:“《考声》云:‘旒苏,旗脚也。’今以垂珠带为旒苏,象冕旒也。”
旄旒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旗帜下边悬垂的饰物。《周礼·春官·司常》“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唐贾公彦疏:“或解以为旞旌之下亦有旄旒,而用絳帛也。”
以上就是展眉小编为您整理旒旍的意思及读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