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金华培训学校 > 金华戴氏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知止足的意思和发音

知止足的意思和发音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9日       已帮助: 159 人       来源:金华戴氏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知止足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泅渡于2019/3/18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知止足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zhī zhǐ zú

注音:ㄓ ㄓˇ ㄗㄨ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知足。《旧唐书·李靖传》:“﹝ 靖 ﹞寻以足疾上表乞骸骨,言甚恳至。 太宗 遣中书侍郎 岑文本 谓曰:‘朕观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

相关字词典推荐:

知止不辱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zhīzhǐbùrǔ

注音:ㄓㄓˇㄅㄨˋㄖㄨˇ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zhīzhǐbùrǔㄓㄧㄓㄧˇㄅㄨˋㄖㄨˇ知止不辱 见“知足不辱”。

相关字词典推荐:

知足知止的意思


知止不殆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zhīzhǐbùdài

注音:ㄓㄓˇㄅㄨˋㄉㄞˋ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zhīzhǐbùdàiㄓㄧㄓㄧˇㄅㄨˋㄉㄞˋ知止不殆 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亦作“知足不殆”。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二》:“太傅疎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知止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朱熹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唐柳宗元《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诗:“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宋程颐《四箴·听箴》:“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2).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韩诗外传》卷五:“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新唐书·李靖传》:“﹝靖﹞会足疾,恳乞骸骨,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諭旨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盖少……公今引大体,朕深嘉之。’”《四游记·铁拐独步遇师》:“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开;振衣千仞冈,何必恋尘埃?”清唐孙华《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量力宜知止,适志在无营。”参见“知止不殆”。


以上就是泅渡小编为您整理知止足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