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5月26日 已帮助: 534 人 来源:西宁学大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谥法是什么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本萝于2018/5/2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谥法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shì fǎ
注音:ㄕˋ ㄈㄚ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评定谥号的法则。上古有号无谥, 周 初始制谥法,至 秦 废。 汉 复其旧,历代因之,至 清 止。《史记·秦始皇本纪》:“自今已来,除謚法。朕为 始皇帝 。”参阅《逸周书·谥法》、《通志·谥略》、 明 吴讷 《文章辨体序题·谥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政书类》。(2).称号。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言 戒日 者,謚法之名。此方薨后,量德以赠;彼土初登,即先荐号,以灭后美之徒虚名耳。” 鲁迅 《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所以再要出新花样,就使人会觉得不是人话,用现在最流行的谥法来说,就是大有‘汉奸’的嫌疑。”英文翻译1.regulations for posthumous title
相关字词典推荐:
议谥的意思
读音:yìshì
注音:ㄧˋㄕ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议諡”。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叫“议謚”。《国语·楚语上》:“王卒,及葬,子囊议謚。”《晋书·秦秀传》:“何曾卒,下礼官议諡。”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宝应中,二圣山陵有司议諡,事不师古,变而行权。”清冯景《濮议议》:“始议謚时,有司奏为人后者为之子,故降其父母不得祭。”
盖棺定谥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gàiguāndìngshì
注音:ㄍㄞˋㄍㄨㄢㄉㄧㄥˋㄕˋ
基本解释: 谥:谥号。中国帝制时代为死去的帝王或臣僚按其生前表现给予的称号。指人死后才能对他的功过做结论。
相关字词典推荐:
盖棺是什么意思
复谥是什么意思
读音:fùshì
注音:ㄈㄨˋㄕ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二字称号。《通典·礼六四》:“安平献王孚、齐献王攸并单諡。自顷复諡者,非大晋旧典,必重复諡也,盖是近来儒官相承近意耳。”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四·谥文公》:“刘后村云:‘諡,古也;复諡,非古也。’封演云:‘諡二字者,一字为文,一字为质。’”
以上就是本萝小编为您整理谥法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