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6日 已帮助: 153 人 来源:镇江学大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荀草的意思及读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散心于2018/11/1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荀草的意思及读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xún cǎo
注音:ㄒㄩㄣˊ ㄘㄠ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传说中的香草。据说服之可以美容色。《山海经·中山经》:“﹝ 青要之山 ﹞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中山经》:“荀草赤实,厥状如菅,妇人服之,练色易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九:“ 方伯 九姬,最爱者 春芳 、 叶氏 ,年将四旬,而风貌嫣然,似服仙家荀草者。”
相关字词典推荐:
班荀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bānxún
注音:ㄅㄢㄒㄩㄣ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汉史学家班固和荀悦的并称。班固撰《汉书》,荀悦撰《汉纪》。唐刘知几《史通·核才》:“假令其间有术同彪嶠,才若班荀,怀独见之明,负不刊之业,而皆取窘於流俗,见嗤於朋党。”
荀子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xúnzǐ
注音:ㄒㄩㄣˊㄗˇ
基本解释: (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赵国人。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首创性恶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文章说理透辟,结构谨严。著作有《荀子》。
荀姓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拼音:xúnxìng 荀姓是中文的姓氏之一。荀姓主要来源于姬姓,西周初期,周文王将自己的第十七子郇侯分封于郇国,为伯爵,史称郇伯或郇叔。春秋时被晋武公所灭,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姓。荀氏后人尊郇侯为荀姓的得姓始祖。 荀(Xún)姓源出有四: 1、起源于远古时期,是轩辕氏部落首领黄帝的后代。相传,黄帝有25子,分姓12姓,荀就是12姓之一。 2、黄帝时,有个大臣叫荀始,是个手巧心灵的艺师,他专门负责制作大小官员的官帽。其后代子孙以祖父名字命氏,称荀氏。 3、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姓苑》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的第十七个儿子被封于郇(今山西省临猗县,一说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建立郇国,为伯爵,史称郇伯,又称郇叔。春秋时被晋国武公所灭,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姓。 4、出自姬姓,春秋时晋国公族,为隰叔之后,以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荀本为姬姓诸侯国,被晋国所灭后,成为荀邑(在今山西省晋平县西)。隰叔被封于荀,为荀侯,其后裔以封地为姓,称荀氏。到汉宣帝时,因宣帝名询,荀询同音,荀姓只得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 得姓始祖:郇侯。西周初期,周文王将自己的十七子郇侯分封于古郇国,并将荀姓赐于郇侯。古郇国定都于新绛西。山西南部沁河以西,涑水以东,原来属于古郇国的疆土。历史上的古郇国最终被晋武公所灭。到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魏国的国都在安邑,后迁徙大梁(今河南省洛阳),韩国的都城原来在曲沃,后来也曾定都襄垣(今长治市),而赵国的国都在邯郸。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七个儿子郇侯的后代,子孙以国为氏,后来去掉邑旁加草为荀姓,晋国有荀林父生儿子庚,裔孙叫况,后代又分为荀氏、中行氏、智氏等姓氏。”望族居于河内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武陟县西南。故荀氏后人尊郇侯为荀姓的得姓始祖。
以上就是散心小编为您整理荀草的意思及读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