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3日 已帮助: 669 人 来源:青岛星火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龙角葱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余浪于2018/4/3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龙角葱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lóng jiǎo cōng
注音:ㄌㄨㄥˊ ㄐㄧㄠˇ ㄘㄨㄥ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龙爪葱”。大葱的变种。 明 王象晋 《群芳谱·蔬谱·葱》:“龙角葱、龙爪葱、羊角葱,每茎上叶出歧如八角,故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葱》﹝集解﹞引 苏颂 曰:“又有一种楼葱,亦冬葱类, 江 南人呼为龙角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葱》﹝集解﹞引 吴瑞 曰:“龙角即龙爪葱,又名羊角葱。”
相关字词典推荐:
龙角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龙的角。《南齐书·齐始兴简王鉴传》:“﹝永明﹞五年,鑑献龙角一枚,长九尺三寸,红色,有文。”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八五:“频着金鞭打龙角,为嗔西去上天迟。”(2).喻指龙角状的东西。宋陈师道《登凤凰山怀子瞻》诗:“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金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诗:“君不见繫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復没。”郝树侯注:“繫舟山,在太原市北一百餘里。北宋统治者以晋阳为龙城,繫舟山高峙其北,正是龙头。所以毁晋阳后,又把繫舟山的山顶剷平,拔掉龙角。”此喻山峰。元萨都剌《题元符宫东秀轩又名日观》诗:“竹园笋出穿龙角,松树年深长鹤孙。”此喻新笋。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餘,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此喻竖起的帽角。(3).龙角地。旧时堪舆家认为最吉的葬地。《晋书·郭璞传》:“璞尝为人葬,帝微服往观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葬书语·张约相崔巽墓》:“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鑠。”参见“龙耳”。(4).犹日角。帝王之相。前蜀贯休《大蜀高祖潜龙日献陈情偈颂》:“龙角日角,紫气盘屈。”(5).指东方苍龙星座。《史记·天官书》:“杓携龙角,衡殷南斗。”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杓,北斗杓也。龙角,东方宿也。”《新唐书·天文志一》:“阳气自明堂渐升,达於龙角,曰寿星。”英文翻译1.【医】Longjiao
腕龙腕龙是什么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数十年以来,腕龙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但后来发现数种泰坦巨龙科恐龙(如阿根廷龙),都比腕龙为大。最近,另一种腕龙科的波塞东龙亦被发现,就已知不完整的化石,亦可能比腕龙为重。 腕龙最初令人认为是具有比较完整化石标本的恐龙中,最大的成员,包括在柏林洪堡自然历史博物馆展览,世界上最高的组装骨骼,都是属于布氏腕龙(B.brancai)的。有些科学家认为布氏腕龙其实是属于另一个属,称为长颈巨龙。模式种高胸腕龙(B.altithorax)的完模标本包含了七节后背部脊骨、荐骨、近端尾巴脊骨、鸟喙骨、肱骨、大腿骨及肋骨,这些骨骼都足以估计其大小。腕龙的脊椎与肋骨具有空腔,可以减轻体重。 基于完整的骨骼,腕龙被估计达25米长,头部可提高至离地面13米高。一些来自较大型标本的化石碎片,显示腕龙可以生长至比这个数值多15%。这些碎片包括有独立的腓骨(编号HMNXV2),长1,340厘米,而其中的肩胛喙状骨被认为是属于超龙的。 在过去,腕龙的体重有者不同的估计值,小至15公吨,大到78公吨。这些估计值却有一些问题,如15公吨的数值是基于肢骨而非整个身躯模型,而78公吨的数值是基于一些过时及过重的模型等。一项近期的研究基于骨学及推测肌肉组织估计重量为32-37吨。而编号HMNXV2的大型标本被认为重达48到56公吨。详细解释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恐龙总目Dinosauria 目:蜥臀目Saurischia 亚目: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 下目:蜥脚下目Sauropoda 科:腕龙科Brachiosauridae 属:腕龙属Brachiosaurus Riggs,1903 种 高胸腕龙B.altithoraxRiggs,1903(模式种) 布氏腕龙B.brancaiJanensch,1914 B.nougaredideLapparent,1960 异名 长颈巨龙GiraffatitanPaul,1988 发现及物种 腕龙是由埃尔默?里格斯(ElmerS.Riggs)于1900年首次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的大峡谷中发现。在腕龙的早期重建中,曾经将一根上臂骨头误认为是股骨。 腕龙包括有三个已知的物种: ?高胸腕龙(B.altithorax):由埃尔默?里格斯于1903年发表的模式种,化石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及犹他州发现。化石时期追溯至150-145万年前,启莫里阶至提通阶。 ?B.nougaredi:艾伯特?拉伯于1960年所发表,但可能是另一个物种(可疑名称)。化石是于非洲阿尔及利亚的瓦尔格拉发现,是一些臀部的固定骨头(荐骨)及部分前肢。估计时期是110-100百万年前,白垩纪阿尔布阶至森诺曼阶。 ?布氏腕龙(B.brancai):化石是由沃纳?詹尼斯(WernerJanensch)于1909年在坦桑尼亚发现,并在1914年建立,包括有5副部份骨骼,当中最少有3个头颅骨及一些四肢骨头,其中有最完整的腕龙标本。布氏腕龙是估计是生存于150-145万年前,启莫里阶至提通阶。其肩膀间有隆起部份,头骨上有隆起的鼻部。 长颈巨龙 在1988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S.Paul)发现非洲的腕龙与北美洲的高胸腕龙有显著的不同,尤其是身体脊椎的比例,以及较纤细的体型。保罗于是将非洲的腕龙化石,建立为一个亚属,布氏腕龙。在1991年,乔治?奥利舍夫斯基(GeorgeOlshevsky)认为这些不同处足以建立为新属,于是将布氏腕龙独立为长颈巨龙(Giraffatitan)。长颈巨龙这名词常出现于因特网上,但除了保罗与奥利舍夫斯基的研究以外,很少出现在科学文献中。 一份1998年的研究,将一个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CharlesMarsh)用于重建雷龙的颅骨,鉴定为北美洲的腕龙科颅骨,并标名为Brachiosaurussp.,可能属于高胸腕龙。这个颅骨较为类似圆顶龙,而不类似布氏腕龙。如果这个颅骨属于腕龙,长颈巨龙将可能重新成为个别的属。 其它种 ?阿塔拉腕龙(B.alataiensis):由艾伯特?拉伯(AlbertdeLapparent)及Zbyszewski于1957年所描述的物种,已于2003年被建立为新属,葡萄牙巨龙。牠的化石是一些脊骨、部份臀部及四肢,是于葡萄牙埃什特雷马杜拉被发现。化石时期可以追溯至150万年前,晚侏罗纪的启莫里阶。 古生物学 腕 龙是属于蜥脚下目的四足草食性恐龙,有着长的颈及尾巴,脑部相当小。与蜥脚下目的其它科不同,牠的身体结构像长颈鹿,有着长的颈及前肢。腕龙的牙齿是竹片状的,很适合牠那草食性的特征。牠的头颅骨有着很多小孔,可能是帮助减轻重量。腕龙的鼻孔位于头顶上。前脚的首趾及后脚的首三趾都有爪的。最近的研究显示,腕龙无法将颈部垂直地抬高。腕龙的颈椎有13节,背椎有11或12节,以及5节荐椎。 头颅骨 腕龙传统上的特征是其隆起的头颅骨,但很多科学家现时都认为这应是布氏腕龙(长颈巨龙)的特征。 腕龙的头颅骨形状怪异,有根高而弯的骨柱隔开位于头部后段的鼻孔。口部长而低矮,颌部构造坚固,牙齿大而呈汤匙状。脑室很小。这个头颅骨比布氏腕龙更类似圆顶龙,所以这头颅骨成为了长颈巨龙是另一属的证据。 新陈代谢 就像其它长颈恐龙,腕龙可能不能由心脏提供足够的含氧血液到高于肩膀的脑部。 若腕龙是恒温动物,估计牠需要十年的时间来成长至完全个体,而每天所需求的能量就很巨大,每天需要超过182公斤的食物。但若牠是变温动物或巨温性动物,牠就需要超过100年的时间来成长至完全个体,而每天所需的能量及食物则远较为小。 环境及行为 腕龙是侏罗纪时代最巨大的恐龙之一。牠生活于充满蕨类、苏铁目及木贼属的草场,并穿越大量松科、苏铁科及银杏的树林。与腕龙生存于同时代的恐龙有:剑龙、橡树龙、迷惑龙及梁龙。有推测指小型的腕龙会成群的活动,而完全成长的腕龙因其体型,则较不怕当时最大型的捕猎者,如异特龙及蛮龙。 腕龙的鼻孔,因其头颅骨上相对的鼻部孔洞,而长久而来都被认为是在其头顶。在过往几十年间,科学家认为腕龙的鼻孔就像潜水用的呼吸管,牠会大部份时候潜入水中以支撑其体重。但最近的研究指腕龙其实是陆地上的动物,水压反而会影响牠们的呼吸,而牠们的脚亦太窄,不适宜在水中生活。再者,有学者指虽然其鼻孔在高于眼睛的头顶上,但鼻孔依然贴近口鼻部前端。在同一份研究中,也提出了腕龙的头顶隆起,内有某种肉质的共鸣腔室。 大众文化 对于古生物学界与一般大众而言,腕龙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因此腕龙出现在众多的电影与电视节目中,例如《侏罗纪公园》(JurassicPark)、《侏罗纪公园三》(JurassicParkIII)、《与恐龙共舞》(WalkingwithDinosaurs)、以及《与巨兽共舞》(WalkingWithMonsters)节目结尾。另外,一个小行星带的小行星,1991GX7,现名为9954Brachiosaurus,则是以腕龙为名。 在芝加哥欧海尔国际机场的联合航空B大堂,有一个腕龙骨骸模型展示中,是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赠礼。 柏林洪堡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布氏腕龙(长颈巨龙)的骨骸,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组装骨骼,是由沃纳?詹尼斯在1909年起于坦尚尼亚所发现。
龙鱼疾病是什么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拼音:lóngyújíbìng 龙鱼疾病 眼球下垂症:长期投喂底层食物造成,如果放回池塘将恢复。把鱼缸全部用不透光的黑纸蒙住,在鱼缸上部增加一盏白灯,喂食顶层食物或在鱼缸顶部放置一个物体以吸引龙鱼的注意力,3个月后拿掉黑纸. 翻鳃症:由于水质不洁引起,空间不够,溶氧量不足,水温变化突然。在疾病的初始会看到鱼鳃不规则的运动,呼吸急促,鳃盖上的软膜向外而不是向里,并且能看到鱼鳃的红色。尽快改变水质,提供更多的氧气,鱼鳃会由软变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实行外科手术。手术需要:剪刀、手套、消毒酒精、干净并潮湿有布、麻药。找一个干净的塑料口袋,在口袋内装水,把龙鱼放到口袋里,在口袋的水中加麻药,待麻药起作用,把龙鱼从口袋中拿出放到干净并潮湿的布上用剪刀(保证消毒)进行修剪,然后把龙鱼放回缸中,增中溶氧量,当龙鱼恢复知觉后让龙鱼休息并息让它在暗淡的条件下休息。如果龙鱼对食物没有任何兴趣,每天抽换20%-30%的水,改变水的质量6天,增加食盐以减少寄生虫攻击的危险。 白点症:由寄生虫原生动物门引起,在龙鱼身上某一部分或大部分布满白色的小点。主要影响鳍和降低龙鱼的胃口,并且经常能看到龙鱼磨擦身体。把温度提高到30甚至34℃并加3%浓度的小食盐。如还不行就要单独入药缸治疗。 蒙眼症:由于水质不洁或外作引致,鱼的眼睛被白色物质包住。把温度提高到30甚至31℃并加3%浓度的小食盐,进入正常的换水程序,通常4-6个月可以改善。 水肿病:由温度或PH值的突然变化引起,龙鱼游动时失去了平衡并停止进食,几天之后便后死亡。增加水流,逐渐地提高水温至34℃(每2小时提高1度),增加1%的食盐,每2天放进四环素,看说明书用黑水调节水质直至好转。 咬自己的尾巴:有两种怀疑的原因。第一,由细菌感染。第二,龙鱼认为自己的尾巴是敌人的尾巴。龙鱼咬自己的尾巴,尾巴杂乱不堪。很快的改变水质,增加溶氧量,提高温度至34℃,增加食盐可解决细菌感染问题。换20%-30%的水一直维持6天。如没有好转可在鱼缸内中一面镜子分用龙鱼的注意力或可给龙鱼配另外一种鱼。如龙鱼还没有好转那只能选择最后一个办法,把尾巴切除。切除过程:用塑料口袋把龙鱼放入,在口袋的水中加麻醉药,待药物起作用,把龙鱼放在干净并潮湿的布上,用剪刀(消毒)把尾巴剪成扇形(如剪成扇形会使龙鱼长出更美丽的尾巴),每天抽换20%-30%的水,改变水的质量6天,增加食盐以减少寄生虫攻击的危险。
以上就是余浪小编为您整理龙角葱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