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1月8日 已帮助: 135 人 来源:衢州戴氏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邑庠的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浅笑于2018/11/8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邑庠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yì xiáng
注音:ㄧˋ ㄒㄧㄤ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明 清 时称县学为邑庠。《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謁先圣于邑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 成 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 绅 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相关字词典推荐:
赤邑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chìyì
注音:ㄔˋㄧ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指京都所治的县。唐孙棨《北里志·楚儿》:“锻累主两赤邑捕贼,故不逞之徒,多所效命,人皆惮焉。”
邑庭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yìtíng
注音:ㄧˋㄊㄧㄥ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县府的公堂。宋黄庭坚《乔令真赞》:“窥其狱户,视其邑庭,吏无重糈,民有颂声。”
邦邑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bāngyì
注音:ㄅㄤㄧ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指封地。《礼记·檀弓上》:“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2).指政区;地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原公水》:“魏兴,更开疆宇,分割太原四县,以为邦邑。”唐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诗:“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清李霨《枫岭》诗:“其巔判闽浙,风土隔邦邑。”
相关字词典推荐:
邦选的意思
以上就是浅笑小编为您整理邑庠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