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0日 已帮助: 101 人 来源:大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绿色壁垒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Y头于2018/11/10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绿色壁垒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lǜ sè bì lěi
注音:ㄌㄩˋ ㄙㄜˋ ㄅㄧˋ ㄌㄟˇ
基本解释: 指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环境和经济利益而附加的进出口贸易条件及限制措施,如提高进口产品质量标准或实行高额征税等。也叫环境壁垒。
相关字词典推荐:
绿色标志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lǜsèbiāozhì
注音:ㄌㄩˋㄙㄜˋㄅㄧㄠㄓˋ
基本解释: 环境标志。
相关字词典推荐:
绿色食品认证是什么意思
绿色税收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绿色税收概述 绿色税收也称环境税收,是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为目的,建立开征以保护环境的生态税收的“绿色”税制,从而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狭义的绿色税收即实现保护环境目的而专门征收的税收和对环境保护起作用的税收。广义的绿色税则包括收费。自197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掀起了绿色税制改革的热潮。 绿色税收的分类 1.根据排放量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来决定税率以计算排放税。 2.对生产出来能危害环境的商品或使用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征税(如对汽油征收的消费税)。 3.在其他税收上提取与环境相关的备抵。 由于缺乏公认可接受的定义,已经使得对于这种税收的一贯性分类划分方法变得复杂化。但经合组织(OECD)正和其他一些机构在共同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国外绿色税收的特点 1.以能源税为主体,税收种类呈多样化趋势 发达国家的绿色税收大多以能源税收为主,且税种多样化。以荷兰为例,政府设置的环境税有燃料税、水污染税、土壤保护税、石油产品税等十几种之多。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绿色税种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五大类:废气税、水污染税、噪音税、固体废物税、垃圾税。 2.将税负逐步从对收入征税转移到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征税 以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通过进行税收整体结构的调整,将环境税税收重点从对收入征税逐步转移到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征税,即在劳务和自然资源及污染之间进行税收重新分配,将税收重点逐步从工资收入向对环境有副作用的消费和生产转化。 3.税收手段与其他手段相互协调和配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国外的环保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主要原因是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在采用税收手段的同时,注意与产品收费、使用者收费、排污交易等市场方法相互配合,使它们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另外,运用税收优惠、差别税率等政策,积极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环保。 绿色税收的启示 在回顾了生态税收领导国最近的经验后,我们可以得出六个主要的观察结果: 1.生态税收领导者并不是在真空中实行绿色税收的改革。更确切的说,他们采取的这些改革措施可能违背一些国际协定针对全球变暖的趋势提倡消减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这样一种公共背景。 2.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征税已经变成了所有生态税收改革的共同关键因素。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发现,达到环境目标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对二氧化碳这种造成温室效应最主要气体的目标排放量进行征税。但是由于很难精确的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税收被指定于排放这种气体产品的估计碳含量。因此,在实践中,这些税总是以产品税或以纯排放税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即使是在”生态税收领导者”国家之间,税率变化也很大,其中尤以挪威和瑞典的税率最高。 3.这儿讨论的绿色税收改革,通常都是在收入中性的背景下进行的。大部分情况下,这些改革能起到双重作用:既能改善环境条件,又能利用积累的资金缓解由其他税收--尤其是那些可能影响就业的税收引起的不合理地方。如绿色税收的开征允许丹麦削减针对劳动收入和社会保障收入的边际税率,而瑞典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所得税主要程度上的一般性减少。 4.在缺乏补偿措施的情况下,绿色税收可能会影响国际竞争。这种论点甚至引起某些生态税收领导国也赋予一些严重产生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者以免税的优惠,虽然这些免税倾向于弱化税收偿付和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例如芬兰已经对电力部门的含碳气体排放免予征税;丹麦在某些情况下,已经用自愿的协定取代了税收;挪威针对逐渐下降的对石油部门的投资,决定重新考虑对含碳产品的征税问题。因此,政策在绿色税收真正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介于环境目标和工业竞争力的交互作用已经扮演了一个主要的角色。 5.研究显示公共承认绿色税收的回归性。但是在他们当前的水平下,生态税收通常意义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主要的回归性影响。此外,绿色税收的分配结果应该联系他们取代的税收和产生的有关环境提高来衡量。 6.一个典型的生态税收完全能包括缺乏其他类型税收的贸易,但由于大部分生态税收的目标是消除和减少自身的税基,所以经常会产生环境保护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的目标冲突。举例来说,对含铅汽油征收的高额消费税引起了这种燃料在澳大利亚、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市场上的消失,但也正如这个例子所示,生态税收可能通过给消费者使用清洁替代品以激励来改变消费模式(在这里是改变的汽油消费量),与此同时,保持一个相当大并且比较稳定的税基不变(在此例中是指针对不含铅汽油而言)。 当然,财政和环境目标的冲突仅仅在一定层次的税收水平上可能发生,因此不应被夸大。比如说,许多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税收,税基都还是比较稳定的,甚至在一些使用这些税收的国家出现了税基增长的情况。并且,当前的税收水平看起来不像在任何重大方面要改变消费习惯,反而有趋势要针对污染物质增加新的或提高现存的税收来扩大范围。也就是说,随着使用这些税收的增加,未来发生改变必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构想 我国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在进一步完善现行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税收措施的基础上,尽快开征环境保护税,使其成为“绿色税收”制度的主体税种,从而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绿色税收”制度。 1.绿色税收的税基和课税环节的选择 税基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所要解决的污染问题是属于地方性的,还是全国性的。从理论上讲,最佳的选择应该是把所有同环境污染有关的排放物包括在税基中。但税基界定范围越广,项目越精确,管理成本也将越高。选择征收排污税还是产品税则要看监测成本和可行性。对从固定的大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征收排污税,比对从数量众多且分散的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征收更容易实施。对于后一种情况,如果能够确立污染物和产品消费之间的直接联系,则采用产品税会更加有效。 课税环节的选择取决于利用税制或申报管理制度的可能性。从效率的角度讲,应尽可能地对排污课税,同时减少课税对象的数目。 2.税率的确定 从理论上讲,为了使污染企业的全部社会成本内部化,税率应该能够使减污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损失。但实际操作很难。所以次优的选择是先设定环境改善目标,即是以污染削减为目标还是以资金筹集为目标,目标选定后,再确定税率的高低。就我国目前状况来说,环境改善的目标既包括对污染的控制,又包括筹集必要的环保资金。因此税率不宜过高,以扶持企业的成长,并保持税收收入的可持续性和可预测性。 3.征收管理问题 (1)、征管级次问题。环境问题有地方性的,又有全国性和跨区域性的。因此环境税种既不应完全划归中央,也不应完全划归地方。对于污染范围在一定区域内而征收的税,可由中央统一立法,由地方负责征收管理,资金支配权也归地方。对于专门开征的环境保护税,则应划为中央税或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主要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平衡各地生态环境改善的进程。 (2)、征管机关问题。环境税的征管机关应是税务机关,这是因为环境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税,符合税收的本质属性。当然,由于环境税的特殊性,税务机关与环境部门密切配合制定政策时,应认真考虑环保部门的合理建议,使税收手段与环境部门的规章制度协调发挥作用。 4.与其他手段之间的配套实施 征收环境税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惟一的手段,只有与其他手段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实现最佳的环境目标。具体包括: (1)、税收手段与管制手段的配合。管制手段不应因为经济手段而完全被取代,在一定条件下,它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税收的应用应与管制的连续使用或加强结合起来,这一点已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 (2)、税收手段与其他经济手段的配合。西方各国的环境税制中普遍包括了与环境有关的各种专项收费和使用费。其原因是“费”简便易行,且较为灵活,同时符合“污染者付费”原则,特别是当随着污染程度的变化需要不断地对征收标准进行调整时,采用收费措施更适宜。此外,押金制度也为西方各国所广泛采用。 我国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原则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既符合我国环境政策目标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又能通过征税为治理污染提供所需资金,并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因此,建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以国情为本的原则 建立并完善我国的环保税制,当然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应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本,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环保税制,而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他国做法。 2.坚持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原则 环境保护税应该体现出“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企业和个人征税。同时,环保税应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以提高效率,更好地治理环境。 3.坚持依法征收的原则 在以前与环保相关的税收征收上,经常出现“人情税”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在新环保税制中,应体现对破坏环境的企业和个人必须依法征收的原则。 4.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 税款专用是环保税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应当把税收用于政府承办的环保设施和重点环保工程上。同时,又要为环保科研部门提供科研经费,用科技手段来加大环保的力度。
绿色经济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详细解释 定义 “绿色经济”的概念在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Jacobs与Postel等人在1990年代所提出的绿色经济学中倡议在传统经济学三种生产基本要素:劳动、土地及人造资本之外,必须再加入一项社会组织资本(socialandorganizationcapital,SOC)。并将其它三项成本的定义略作修正:1.人类资本(humancapital):强调「人力」的健康、智识、技艺及动机(motivation)。2.将土地成本扩充成为生态资本(ecologicalcapital),或自然资本(naturalcapital)。3.人造资本(man-madecapital)保持不变,或称制造资本(manufacturedcapital)。绿色经济特别提出的社会组织资本(SOC),指的是地方小区,商业团体、工会乃至国家的法律、政治组织,到国际的环保条约(如海洋法、蒙特娄公约)等。他们认为,这些社会组织不止是单纯的个人的总合而已。无论那一种层级的组织,会衍生出其个别的习惯、规范、情操、传统、程序、记忆与文化,从而培养出相异的效率、活力、动机及创造力,投身于人类福祉的创造。 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以林业来说,绿色经济的关键是加速林业发展。林业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的主体、维护生态平衡的核心。过去林业是以生产木材为主,现在必须转变为以生态建设为主。加快林业发展,不是一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发展,进而促进以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为标志的绿色经济。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模式特点 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书籍 基本信息 书名:绿色经济(GreenEconomy) 书号:ISBN9787503857508 作者:张叶张国云著 出版:中国林业出版社 书名题字:刘先银 编辑策划:王思涵 开本:32开 字数:232千 页数:272页 定价:39.00元 内容提要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经济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形式之一。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宏观、中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绿色经济的内涵与外延、运行方式与主体、重点与难点、可能性与必要性,以及实践中的经验与问题,着重从制度层面提出了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本书为进一步分析探讨发展绿色经济作了有益的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作者简介 张叶,男,1963年生,浙江慈溪人,经济学硕士,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态经生济与农业经济的研究。在《经济科学》《生态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农业现代化研究》《科技导报》《城市问题》《科学、经济与社会》《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学刊》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数篇,获省部级二等奖两次,出版有《浙江产业空间的结构变动》。 张国云,笔名钟国人,工商管理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国家公务员、兼职教授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服务经济研究、技术经济和企业经济研究。经济方面主要出版有《企业集团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先进制造基地》《中国投融资》《财富问号》《服务崛起》《生产服务》《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等著作。先后在《经济研究》《求是》《中国日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800余篇,约900万字,并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 图书目录 CONTENTS 前言:我们需要绿色的青春、健康和自由的呼吸 第一章总论1 一、绿色经济内涵1 二、研究与发展绿色经济的客观必要性10 三、研究与发展绿色经济的方法与途径20 第二章理论与方法26 一、基础理论26 二、应用理论39 三、应用与问题47 第三章绿色产业的发展54 一、产业与产业演替54 二、绿色产业的内涵与问题66 三、绿色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76 第四章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民83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83 二、农村可持续发展88 三、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民93 第五章绿色生态企业111 一、企业行为111 二、绿色生态企业行为117 三、绿色生态企业作用131 第六章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杭州市为例140 一、问题的提出140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143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147 四、建设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要求的 有效载体155 五、杭州市的例子157 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启示164 第七章绿色市场的建设与管理169 一、绿色市场内涵特点169 二、绿色市场布局与发展179 三、绿色市场管理190 第八章绿色技术创新198 一、绿色技术198 二、绿色技术创新210 三、发展绿色技术:从制度变革入手223 第九章浙江省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实践229 一、浙江省的基本概况229 二、浙江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实践 三、前景展望与设想 四、主要对策措施
以上就是Y头小编为您整理绿色壁垒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