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5月10日 已帮助: 206 人 来源:北京铭师堂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禀见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旭尧于2019/4/2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禀见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bǐng jiàn
注音:ㄅㄧㄥˇ ㄐㄧㄢ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禀见”。谓晋谒在上者。《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旧治下 云南 贡生 张寅 稟见。”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若以官场体统而论,该他来禀见我。”
相关字词典推荐:
禀授是什么意思
读音:bǐngshòu
注音:ㄅㄧㄥˇㄕㄡ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给予。《淮南子·原道训》:“包裹天地,稟授无形。”高诱注:“禀,给也;授,予也。”
气禀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qìbǐng
注音:ㄑㄧˋㄅㄧㄥ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见“气稟”。亦作“气禀”。谓受之于气。《韩非子·解老》:“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稟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后世用以指人生来就有的气质。《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宋朱熹集注:“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明史·儒林传二·刘邦采》:“刮磨砥礪,以融气稟,絶外诱。”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有生之后,虽气稟物欲相窒相梏,而克自修治,即可復健顺之性。”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顾民生多艰,是性日薄,洎夫今,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録,与气稟未失之农人。”亦作“气禀”。即饩廩。俸禄。章炳麟《秦政记》:“明制贵其宗室孽子诸王,虽不与政柄,而公卿为伏謁;耳孙疏属,皆气稟於县官。”
咨禀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zībǐng
注音:ㄗㄅㄧㄥ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请教;禀告。旧题晋陶潜《卿大夫孝传赞·孔子》:“游夏之徒,常咨禀焉。”唐元稹《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凡百庶僚,无忘咨禀。”宋沉作喆《寓简》卷一:“予顷见石林,欲以所见咨禀,迟疑不敢妄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陶趋车前,向姊咨禀。”
以上就是旭尧小编为您整理禀见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