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5月16日 已帮助: 473 人 来源:石家庄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拗强的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久缺于2018/5/1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拗强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niù qiáng
注音:ㄋㄧㄡˋ ㄑㄧㄤ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拗口,不流利。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那些上不上口的拗强的话语固然不行,便是日常挂在嘴边的普通话语也不配入诗。”固执倔强。《朱子全书》卷二一:“或云看得 匡章 想是箇拗强底人,观其意属於 陈仲子 ,则可见其为人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王荆公 诗无一句自在,故其为人拗强乖张。”英文翻译1.obstinate and pig-headed; recalcitrant
相关字词典推荐:
拗句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niùjù
注音:ㄋㄧㄡˋㄐㄩ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出现拗句,一般应采取补救的办法,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如“红颜弃轩冕”,第三字按格律应该平声而用了仄声,就把第四字应仄而改用平。又如“雨中草色緑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上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了仄,就把下句第五字该仄改为平。拗句经过拗救,就算合律。否则,会出现犯孤平、失黏等毛病。做格律诗旧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只是一般的说法。因为在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平仄,有的是不能轻易更动的。(2).见“拗句格”。
拗项的意思及反义词
读音:niùxiàng
注音:ㄋㄧㄡˋㄒㄧㄤ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唐卢言《卢氏杂说·郑馀庆》:“郑餘庆,清俭有重德。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餘庆﹞呼左右曰:‘处分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诸人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逡巡,舁臺盘出,酱醋亦极香新,良久就餐,每人前下粟米饭一椀,蒸胡芦一枚。”后因以“拗项”为葫芦或鹅鸭的戏称。亦用以指膳食清俭。宋陆游《对食戏作》诗之二:“白盐赤米了朝餔,拗项何妨煮瓠壶。”清金人瑞《斫山喜食鹅戏为绝句嘲之》:“烂蒸拗项如壶喫,千本《黄庭》在腹中。”扭转颈项。参见“拗项桥”。
拗句格是什么意思
读音:niùjùgé
注音:ㄋㄧㄡˋㄐㄩˋㄍㄜ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指格律诗中间两联中有不依常格的诗。宋王楙《野客丛书·拗句格》:“《禁臠》云:‘鲁直有换字对句法,如曰“只今满座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前此未有此体,自鲁直变之。’《苕溪渔隐》曰:‘此体出老杜,如“宠光蕙叶与多碧,点缀桃花舒小红”者是也。今俗语谓之拗句格。’僕谓此体非出老杜,与杜同时如王摩詰亦多是句,如云‘雨中草色緑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曰‘劝君更尽一桮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疑亦久矣。张説诗曰:‘山接夏空险,臺留春日迟’,此亦拗句格也。”宋吴可《藏海诗话》:“苏州常熟县破头山有唐常建诗刻,乃是‘一径遇幽处’。盖唐人作拗句。上句既拗,下句亦拗,所以对‘禪房花木深’。”参见“拗体诗”。
以上就是久缺小编为您整理拗强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