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5月14日 已帮助: 383 人 来源:长沙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坊中语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昆峰于2019/6/20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坊中语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fāng zhōng yǔ
注音:ㄈㄤ ㄓㄨㄥ ㄩ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指俚俗之语。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今 荆 襄 人呼提为堤, 晋絳 人呼梭为莝, 关中 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亦曰坊中语也。”
相关字词典推荐:
蕃坊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唐宋时代供外国商人聚居的场所。广州、扬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均有设置。蕃,通“番”。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
牌坊群的意思及反义词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廷兴旺作出的“杰出贡献”,当朝政府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庭。 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拔、恢宏华丽、气宇轩昂。到了明清两代,牌坊建筑艺术也日臻完善。 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应该说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廷和社会作出的“杰出贡献”。徽州原有牌坊一千多个,现尚存有百余个,被誉为“牌坊之乡”。棠樾牌坊群就是其中的代表。棠樾牌坊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 棠樾牌坊群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理的概貌。一连7座,建筑风格混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 棠樾牌坊群旁有两座祠堂,一为鲍氏敦本堂祠,俗称男祠,另一为鲍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称女祠,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历史的生动教材,其中女祠一破“女人不进祠堂”的旧例,为国内罕见。详细解释 1.鲍灿孝行坊 建于明嘉靖(1552—1567)初年。牌坊挑檐下的“龙凤板”上镶着“圣旨”二字,横梁正反各有一对浮雕雄狮,显得颇为英武。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据《歙县志》记载: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他的孝行感动了乡里,经请旨建造此坊。又因为他教育子孙有方、被皇帝“荣封三代”,并特地为其祖父立坊。由于鲍灿的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所以皇帝赠鲍灿“兵部左侍郎衔”。 2.慈孝里坊 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余岩、鲍寿逊父子而建,是皇帝新批“御制”的。据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掳掠。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并要二人杀一,让他们决定谁死谁生,孰料父子争死,以求他生,感天动地,连乱军也不忍下刀。后来朝廷为了旌表他们,赐建此坊。牌坊上还铭刻了明永乐皇帝的《慈孝诗》日:“父遭盗缚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时。……鲍家父母全仁孝,留 与情人共度浪漫春宵聚焦国内知明企业春运火车票求购转让岁末旅游猫腻大揭秘取声名照古今。”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到这个事后,欣然写下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并拨银将“慈孝里”牌坊重新修缮,又刻御题对联于其上。一座牌坊被几朝皇帝加封,这在我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3.鲍文龄妻江氏节孝坊 建成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额刻“矢贞全孝”、“立节完孤”。据县志记载,江氏为棠樾人,26岁守寡后,“立节完孤”,把儿子集成培养成歙县的名医。寡妇守节,培养后嗣,被宗法社会认为是最大的孝行,因为宗族是依靠血统来维系的。所以在江氏80岁高龄时,族人为她请旌,建起了这座宛如其化身的牌坊。 所谓“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在徽州这个程朱理学的故乡,女性受封建的节烈观念残害尤深,出现过一大批像《儒林外史》中的王三姑娘那样、“自愿”殉夫的节妇烈女。 4.乐善好施坊 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1年)。据传,棠樾鲍氏家族当时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其村鲍氏世家至鲍濑芳时,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他想求皇帝恩准赐建“义”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粮十万担、捐银三万两,修筑河堤八百里、发放三省军饷。此举获得朝廷恩准。于是,在棠樾村头便又多了一座“好善乐施”的义字牌坊。 5.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 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因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劲三冬”、“脉存一线”而建。据县志记载:吴氏,嘉定人,22岁嫁入棠樾,时小姑生病,她昼夜护理。29岁时丈夫去世,她立节守志,对前室的孤子元标视如亲生,尽心抚养,直至其成家立业。鲍元标也不负母恩,终于成为清季著名的书法家。年老之后,吴氏又倾其家产,为亡夫修了九世以下的祖墓,安葬好丈夫和族属中没有钱安葬的人。“厚葬”也是对祖宗的孝顺,当然也值得颂扬。吴氏还尽心侍奉患病的婆婆到寿终。她在60岁时辞世。 吴氏的举动感动了地的官员,遂打破继妻不准立坊的常规,破例为她建造了一座规模与其他相等的牌坊。尽管得此厚爱,但在牌坊额上“节劲三立”的“节”字上,还是留下了伏笔——把节字的草头与下面的“卩”错位雕刻其上,以示继室与原配在地位上是永远不能平等的。 6.鲍逢昌孝子坊 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为旌表孝子鲍逢昌而建。据记载,逢昌的父亲在明末离乱时外出多年,杳无音信。清顺治三年(1646年),才14岁的逢昌便沿路乞讨,千里寻父,最后终于在甘肃的雁门古寺找到了生病的父亲。他为父亲的背疽吮脓疗疮,并扶持父亲回到家中。一进家门又见母新病危在床,需要浙江富春山的真乳香医治。母亲服用后果然痊愈,族人便说这是他“天 与情人共度浪漫春宵聚焦国内知明企业春运火车票求购转让岁末旅游猫腻大揭秘鉴精诚”、“孝愈其亲”。 7.鲍象贤尚书坊 明天启二年(1622年)建,旌表他镇守云南、山东有功。据县志记载:鲍象贤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初授御史,后任兵部右侍郎。他曾经远赴云南边防,使边境得以安定,当地百姓还为他建了生祠以示感恩。由于秉性亢直,卑视权贵,鲍象贤多次遭到奸臣的中伤,政治生涯几起几落。但他一直抱持“官不择位”的思想,廉智自持,不计个人毁誉得失,一如既往地效忠社稷,在死后才被追赠加封为工部尚书。
坊官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fāngguān
注音:ㄈㄤㄍㄨㄢ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坊正。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杂喊介]坊官那里?[浄扮坊官急上,跪介]禀大老爷,传卑职有何吩咐?”《红楼梦》第四四回:“贾璉生恐有变,又命人去和坊官等説了,将番役仵作人等叫几名来,帮着办丧事。”《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唐二乱子也急得跺脚,大駡姓师的不是东西,立刻叫人去报了坊官,叫坊官替他办人。”
以上就是昆峰小编为您整理坊中语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