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5月9日 已帮助: 562 人 来源:沈阳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白鹿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昆纬于2018/5/9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白鹿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bái lù
注音:ㄅㄞˊ ㄌㄨˋ
基本解释: 白色的鹿。传说仙人,隐士多骑白鹿且放白鹿青崖间。——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相关字词典推荐:
白蛾蜡蝉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白蛾蜡蝉báiélàchán 简介 白蛾蜡蝉,拉丁学名:LawanaimitataMelichar。同翅目,蛾蜡蝉科。别名白鸡、白翅蜡蝉、紫络蛾蜡蝉。 白蛾蜡蝉具多食性,主要为害龙眼、芒果、黄皮、葡萄、荔枝、柑桔、木菠萝、番石榴、人面果、人心果、无花果、扁桃等果树和庭院花卉。成虫、若虫群集在较荫蔽的枝干、嫩梢、花穗、果梗上刺吸汁液,所排出的蜜露易诱发煤烟病,致使树势衰弱,受害严重时造成落果或品质变劣。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从头部到翅端19-25毫米,白色或淡绿色,体被白色蜡粉。头顶呈锥形突出。颊区具脊。复眼褐色。触角着生于复眼下方。前胸向头部呈弧形凸出,中胸背板发达,背面有3条细的脊状隆起。前翅近三角形,项角近直角,臀角向后呈锐角,外缘平直,后缘近基部略弯曲。径脉和臀脉中段黄色,臀脉基部蜡粉比较多,集中成小白点。后翅白色或淡绿色,半透明。[4]?卵:长椭圆形,长径0.6毫米,横径0.35毫米,淡黄白色,表面有细网纹,卵粒聚集排列成纵列长条块。 若虫:体躯长椭圆形,略扁平,披白色棉絮状蜡质物;翅芽向体后侧平伸,末端平截;腹端有成束粗长蜡丝。[3]? 生活习性 白蛾蜡蝉在广西南宁、桂西南地区和福建南部一年发生2代;主要以成虫在寄主茂密的枝叶间越冬。第1代孵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若虫盛发期在4月下旬至5月初;成虫盛发期5-6月。第2代孵化盛期于7-8月;若虫盛发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9-10月陆续出现成虫,9月中、下旬为第2代成虫羽化盛期,至11月所有若虫几乎发育为成虫;然后随着气温下降成虫转移到寄主茂密枝叶间越冬。翌年2-3月天气转暖后,越冬成虫恢复活动,取食、交尾、产卵。 成虫善跳能飞,但只作短距离飞行。卵产在枝条、叶柄皮层中,卵粒纵列成长条块,每块有卵几十粒至400多粒;产卵处稍微隆起,表面呈枯褐色。若虫有群集性,初孵若虫常群集在附近的叶背和枝条。随着虫龄增大,虫体上的白色蜡絮加厚,且略有三五成群分散活动;若虫善跳,受惊动时便迅速弹跳逃逸。 成虫和若虫都吸食奇主枝叶液汁,尤其是嫩技、嫩叶的液汁,使嫩梢生长不良,叶片萎缩弯扭。幼果期被害则造成落果。若虫活泼善跳,取食时多静伏于新梢、嫩技,在每次脱皮前移至叶背,脱皮后返回嫩枝上取食。若虫体上蜡丝束可伸张,有时犹如孔雀开屏。成虫栖息时,在树枝上往往排列成整齐的“-”字形。夏秋两季阴雨天多,降雨量较大时,害虫发生较严重。
白纻辞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báizhùcí
注音:ㄅㄞˊㄓㄨˋㄘ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即白紵词。清阎尔梅《临卭至青城山看戏》诗:“曾闻蜀国《四弦诗》,可补江南《白紵辞》。”参见“白紵词”。
相关字词典推荐:
白纻舞的意思和发音
白鱼入舟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báiyúrùzhōu
注音:ㄅㄞˊㄩˊㄖㄨˋㄓㄡ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báiyúrùzhōuㄅㄞˊㄧㄩˊㄖㄨˋㄓㄡ白鱼入舟(白魚入舟) 《尚书大传》卷三:“八百诸侯俱至孟津,白鱼入舟。”《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府取以祭。”裴駰集解引马融曰:“鱼者,介鳞之物,兵象也。白者,殷家之正色,言殷之兵众与周之象也。”后遂以“白鱼入舟”为殷亡周兴之兆。《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李善注引《尚书琁玑钤》:“武王得兵鈐,谋东观,白鱼入舟,俯取以燎。”亦作“白鱼登舟”。《汉书·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
以上就是昆纬小编为您整理白鹿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