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南宁培训学校 > 南宁秦学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治忽的意思和发音

治忽的意思和发音

发布时间:2025年7月3日       已帮助: 17 人       来源:南宁秦学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治忽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金鹏于2019/2/1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治忽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zhì hū

注音:ㄓˋ ㄏㄨ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 治曶 ”。治理与忽怠。《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 孔 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引《书·益稷》作“治曶”。 宋 叶适 《谢除堤举上清太平宫表》:“宓以鉴观治忽,审择后先,大化所覃,右文为盛。”一说“忽”读为“滑”,义为“乱”。“治忽”即“治乱”。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在治忽”。

相关字词典推荐:

治掌的意思

读音:zhìzhǎng

注音:ㄓˋㄓㄤ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掌管。汉李尤《东观铭》:“是谓东观,书籍林林,列侯弘雅,治掌艺文。”


寄治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谓假托公义之名。《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击断自恣,行污而寄治,身私而託公,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颜师古注:“寄,託也。内为污私之行,外託治公之道也。”(2).地方官署侨居他地。《宋书·州郡志一》:“宋末失淮北,侨立兗州,寄治淮阴。”《新唐书·元载传》:“初,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寄治涇州,大历八年,吐蕃寇邠寧,议者谓三辅以西无襟带之固,而涇州散地不足守。”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八五回:“孙权命瑜领南郡太守,屯兵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寄治沙羡。”(3).暂时治理。宋岳飞《奏李兴吴琦转官状》:“苏坚权河南府事,令择一县,寄治府事,招收军马措置事宜。”


对治的意思及反义词

读音:duìzhì

注音:ㄉㄨㄟˋㄓ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相匹敌。《汉书·韩安国传》“公等足与治乎”唐颜师古注:“治谓当敌也,今人犹云对治。”(2).原为佛教语。谓断烦恼。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六章:“邪僻之对治在乎守意。意者,心之动而未形者也。意正则神明。神明则无不照、无不能而成佛矣。”(3).引申为对付。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十二:“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黽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牀?”(4).指对应,对照。明袁宗道《论隐者异趣》:“古人云:若取自己自心为究竟,必有他物他人为对治。”


以上就是金鹏小编为您整理治忽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