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合肥培训学校 > 合肥精锐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有关可否的成语

有关可否的成语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0日       已帮助: 377 人       来源:合肥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关可否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穿越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献替可否

中文发音:xiàntìkěfǒu。

成语解释:同“献可替否”。

成语出处:《明史-职官志》:“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提出兴革的建议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进退可否

中文发音:jìntuìkěfǒu。

成语解释: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成语出处:《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治政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不置可否

中文发音:bùzhìkěfǒu。

成语解释: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成语出处:宋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成语造句:吴荪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茅盾《子夜》十)

成语辨析:~和“模棱两可”;都是不表示肯定还是否定。有时可通用。但~指对事情不说意见;偏重于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可用于语言含含糊糊;往往和“词语”、“语言”搭配。~不能。


无所可否

中文发音:wúsuǒkěfǒu。

成语解释:不赞同也不反对。

成语出处: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下》:“李绛、李吉甫数争论于上前,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权德舆居中无所可否,上鄙之。”

成语造句: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本来是无所可否的,现在有了确定的态度。”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以上就是穿越小编为您整理有关可否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