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7月23日 已帮助: 578 人 来源:厦门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垂涎的四字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半兮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垂涎三尺
中文发音:chuíxiánsānchǐ。
成语解释: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成语造句: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老舍《赵子曰》第三章)
成语辨析:~和“垂涎欲滴”;都形容嘴馋想吃;或见着别人的东西就眼红;~比“垂涎欲滴”语义重;程度深。“垂涎欲滴”多形容嘴馋想吃或眼红。
垂涎欲滴
中文发音:chuíxiányùdī。
成语解释: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成语造句:但是在我这样的一个穷小子看来,确觉得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老实说,确也有些垂涎欲滴!(邹韬奋《经历贫民窟里的报馆》)
成语辨析:见“垂涎三尺”(180页)。
染指垂涎
中文发音:rǎnzhǐchuíxián。
成语解释: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成语出处:《元史-郝经传》:“病民诸奸各持两端,观望所立,莫不凯觎神器,染指垂涎。”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以上就是半兮小编为您整理垂涎的四字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