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5月7日 已帮助: 973 人 来源:昆明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含有不理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漫妮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置之不理
中文发音:zhìzhībùlǐ。
成语解释: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成语造句:老师批评他,他置之不理。
成语辨析:(一)~和“置之不顾”意义基本相同;常通用。但它们有细微差别:“置之不顾”偏重在“不注意;不管”;~偏重在“不理睬”。(二)见“束之高阁”(903页)。
待理不理
中文发音:dàilǐbùlǐ。
成语解释: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成语造句: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张寡妇待理不理地,跟萧队长淡淡地打一个招呼。”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态度冷淡
以上就是漫妮小编为您整理含有不理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