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3月6日 已帮助: 852 人 来源:西宁学大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含有本末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醉沓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本末倒置
中文发音:běnmòdàozhì。
成语解释: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成语造句: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成语辨析:~和“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是指把主次的位置颠倒了;“舍本逐末”指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本末源流
中文发音:běnmòyuánliú。
成语解释: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十年之后,年谷复孰,而陈积有余。是无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成语造句:宋-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指事物的渊源和结局
以上就是醉沓小编为您整理含有本末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