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29日 已帮助: 874 人 来源:北京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关奔命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宠臣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疲于奔命
中文发音:píyúbēnmìng。
成语解释: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精疲力竭。后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也形容事情繁多;忙得精疲力尽。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
成语造句:彼方支吾未暇,而吾率步兵乘高而进,声东击西,形此而出彼,乘卒初锐而用之,彼亦疲于奔命矣。(宋陈亮《酌古论先主》)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罢于奔命
中文发音:píyúbēnmìng。
成语解释:罢:通“疲”,疲乏;奔命:奉命奔走。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成语造句:汤增璧《崇侠篇》:“四百余州,腥膻遍地,汉民罢于奔命。”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非常疲乏
以上就是宠臣小编为您整理有关奔命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