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6月2日 已帮助: 789 人 来源:湖州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襟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彦昌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割襟之盟
中文发音:gējīnzhīméng。
成语解释: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成语出处:《元史-刑法志-二-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禁之。”
成语造句:这两家割襟之盟,果是有之,但工部举家已绝,郎君所遇,乃其幽官,想是夙愿了。(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回)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用于约定等
枕山襟海
中文发音:zhěnshānjīnhǎi。
成语解释:靠山依海。
成语出处: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榆关》:“本朝武宁王徐达经略北边,谓是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捉襟肘见
中文发音:zhuōjīnzhǒujiàn。
成语解释:见“捉衿见肘”。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成语造句:只为一向窘迫,捉襟肘见,便东涂西抹不来,所以诸事胆怯。★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非常贫困
送抱推襟
中文发音:sòngbàotuījīn。
成语解释:真诚相待的意思。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第16卷:“康祺独怪容甫爱少宰旷代之知,复得仪征相国、镇洋制府送抱推襟,殷殷以国土相期待。”
成语造句:曾朴《孽海花》第16回:“这回在柏林时候,饭余灯背,送抱推襟,一种密切的意思,真是笔不能写、口不能言。”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真诚待人
马牛襟裾
中文发音:mǎniújīnjū。
成语解释: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成语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成语造句:闻孝氏孝友之风而无兴起之志。诚马牛襟裾者也。(明赵弼《赵氏伯仲友义传》)
成语使用:紧缩式;作宾语、定语;讥讽人不懂得礼节
捉襟见肘
中文发音:zhuōjīnjiànzhǒu。
成语解释: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成语造句:平时所过的早就是捉襟见肘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襟怀磊落
中文发音:jīnhuáilěiluò。
成语解释: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成语出处:宋-胡梦昱《竹林愚隐集-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弟之襟怀磊落,交游敬之。”
成语造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4回:“大丈夫当襟怀磊落,妾见君家何多不豫之色?”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襟怀洒落
中文发音:jīnhuáisǎluò。
成语解释: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宋-周必大《益公题跋-三-跋唐子西贴》:“不妄与人交,而襟怀洒落,人自受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为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牛马襟裾
中文发音:niúmǎjīnjū。
成语解释:犹言衣冠禽兽。
成语出处: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教人道这乔男女,则是些牛马襟裾。”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血泪盈襟
中文发音:xuèlèiyíngjīn。
成语解释:血泪:悲痛的眼泪;盈:满。眼泪流湿了衣襟。形容非常悲痛。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虢州刺史崔公墓志铭》:“遂置笏伏陛,极言是非,血泪盈襟,词竟不屈。”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非常悲痛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以上就是彦昌小编为您整理襟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