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3月19日 已帮助: 804 人 来源:洛阳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猿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长康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猿鹤沙虫
中文发音:yuánhèshāchóng。
成语解释:《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
成语造句:你看山川图画,人物衣冠,生聚年时久,忍下得咸阳一炬里变焦丘,猿鹤沙虫满地愁。★清-杨潮观《下江南曹彬誓众》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比喻战死的将士
猿啼鹤唳
中文发音:yuántíhèlì。
成语解释: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亡猿祸木
中文发音:wángyuánhuòmù。
成语解释:《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成语出处:《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惊猿脱兔
中文发音:jīngyuántuōtù。
成语解释: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形容行动迅速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猿啼鹤怨
中文发音:yuántíhèyuàn。
成语解释:见“猿啼鹤唳”。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御淮》:“听得猿啼鹤怨,泪湿征袍如汗。”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猿惊鹤怨
中文发音:yuánjīnghèyuàn。
成语解释:猿猴惊恐,鹤哀怨。形容凄凉悲哀的气氛。多指因战乱,人死于战场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鹤怨”、“鹤怒猿啼”。
成语出处: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槛猿笼鸟
中文发音:jiànyuánlóngniǎo。
成语解释:槛:关野兽的笼子。笼子里的猿猴和飞鸟。比喻受约束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相公完偶》:“听他言词多慨慷,想他不甚提防,只是槛猿笼鸟难亲傍。”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受到约束的人或物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狐媚猿攀
中文发音:húmèiyuánpān。
成语解释: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成语出处:明刘体乾《财用诎乏恳乞圣明节省疏》:“其间狐媚猿攀,途辙不一;蝇营狗窃,窠臼且多,臣不能悉奉。”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亡猿灾木
中文发音:wángyuánzāimù。
成语解释:见“亡猿祸木”。
成语出处:清-王闿运《桂阳州志序》:“覆鹿遗蕉,亡猿灾木,非敌非寇,自倾自覆。”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穷猿失木
中文发音:qióngyuánshīmù。
成语解释: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比喻人漂泊流浪
成语出处:唐-杜甫《寄杜位》:“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长康小编为您整理关于猿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