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1月28日 已帮助: 922 人 来源:南通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关遏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苛刻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遏恶扬善
中文发音:èèyánshàn。
成语解释: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成语出处:《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成语造句:是以君子一类求同,遏恶扬善,以致其大。(三国魏阮籍《通易论》)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惩恶扬善
遏密八音
中文发音:èmìbāyīn。
成语解释: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成语出处:《尚书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成语造句: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三卷:“余壬午年至京,当遏密八音之际,未得耳聆目赏。”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遏云绕梁
中文发音:èyúnràoliáng。
成语解释:遏:停止。歌声优美,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似余音绕着屋梁,不愿散去。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成语造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惊神泣鬼,皆言辞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音之嘹亮。”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等
遏渐防萌
中文发音:èjiànfángméng。
成语解释:犹言杜渐防萌。
成语出处:《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贡真绌伪,遏渐防萌。”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多指对错误或坏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怒不可遏
中文发音:nùbùkěè。
成语解释:遏;止住。愤怒得难以抑制。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成语造句:面对反革命的暴行,革命志士怒不可遏。
成语辨析:~和“怒形于色”;都用来表示十分愤怒。但~含有愤怒的程度深。
防芽遏萌
中文发音:fángyáèméng。
成语解释:错误或恶事在未显露时,即加以阻止、防范。
成语出处:《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吴主五子传孙奋传》:“大行皇帝览古戒今,防芽遏萌,虑于千载。”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事前预防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响遏行云
中文发音:xiǎngèxíngyún。
成语解释: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成语造句:跟手又唱第二出,便是《一夜九更天》,用老生挂白须,扮老人家,唱过岭时,全用高字,真是响遏行云。(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八回
成语辨析:见“响彻云霄”。
八音遏密
中文发音:bāyīnèmì。
成语解释: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遏:阻止;遏密: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各种乐器停止演奏。指国家元首去世
成语出处:《尚书舜曲》:“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成语造句:奉梓南归四载迟,八音遏密寄哀思。★柳亚子《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志哀》
成语使用:作主语、谓语;指国家元首去世
势不可遏
中文发音:shìbùkěè。
成语解释:犹势不可当。
成语出处:唐-裴铏《传奇-韦自东》:“自东不顾,仗剑奋衣而往,势不可遏。”
成语造句:鲁迅《坟-写在坟后面》:“后来白话渐渐通行了,势不可遏,有些人便一转而引为自己之功,美其名曰‘新文化运动’。”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来势迅猛
褒贤遏恶
中文发音:bāoxiánèè。
成语解释:褒:褒奖,称赞;遏:抑止,阻止。赞扬贤良,阻止邪恶
成语出处:唐-崔佑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铭序》:“公之文章,大抵以立宪诫世,褒贤遏恶为用,故议论最长。”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社会风气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苛刻小编为您整理有关遏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