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5月26日 已帮助: 845 人 来源:扬州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趾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痞友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圆颅方趾
中文发音:yuánlúfāngzhǐ。
成语解释:方脚圆头。指人类。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故头之圆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成语造句:孙中山《社会主义派别与方法》:“圆颅方趾,国为社会之人。”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宾语;指人
方趾圆颅
中文发音:fāngzhǐyuánlú。
成语解释:趾:脚;颅:头。方趾圆头;原指人的脚和头;代指人类。
成语出处:《南史陈纪上高祖》:“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趾圆颅,万不遗一。”
成语造句:六七千万年前,地球出现了生物,然后出现了方趾圆颅的人类。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人类
削趾适屦
中文发音:xuēzhǐshìjù。
成语解释:见“削足适履”。
成语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姊妹作奇想,便强人削趾适屦。”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做事机械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圆顶方趾
中文发音:yuándǐngfāngzhǐ。
成语解释:同“圆首方足”。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彼非圆顶方趾、父母所生之民耶?”
成语造句:鲁迅《文学的阶级性》:“人是同样的圆顶方趾,要吃饭,要睡觉。”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指人
刖趾适履
中文发音:yuèzhǐshìlǚ。
成语解释: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成语出处:三国魏鱼豢《魏略》:“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趾踵相错
中文发音:zhǐzhǒngxiāngcuò。
成语解释:见“趾踵相接”。
成语出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革命制造厂》:“弃家逃威,望门投止者,趾踵相错。”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趾高气扬
中文发音:zhǐgāoqìyáng。
成语解释: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成语造句: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成语辨析:见“踌躇满志”(163页)。
刖趾适屦
中文发音:yuèzhǐshìjù。
成语解释: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不知变通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麟趾呈祥
中文发音:línzhǐchéngxiáng。
成语解释:旧时用于贺人生子。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子孙昌盛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截趾适履
中文发音:jiézhǐshìlǚ。
成语解释: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成语出处: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成语造句: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以上就是痞友小编为您整理关于趾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