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3月11日 已帮助: 915 人 来源:嘉兴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屏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昆颉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屏气凝神
中文发音:bǐngqìníngshén。
成语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凝聚精神。忍住呼吸;聚精会神。
成语出处:清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成语造句: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雀屏中选
中文发音:quèpíngzhòngxuǎn。
成语解释:雀屏:画有孔雀的门屏。指得选为女婿。
成语出处:《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选为女婿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屏气慑息
中文发音:bǐngqìshèxī。
成语解释: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成语出处:唐卢肇《上王仆射书》:“今乃不意遇圣君贤相,以仆射为日月照临,多士莫不屏气慑息。”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人大气不敢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蹑足屏息
中文发音:nièzúbǐngxī。
成语解释:蹑足:放轻脚步;屏息:忍住呼吸。指放轻脚步,隐蔽行踪。形容行动小心隐秘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赵子曰似乎昏昏的睡去,他蹑足屏息的想往外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行动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屏声息气
中文发音:bǐngshēngxīqì。
成语解释: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只见两三个小丫头都在这里,屏声息气齐齐的伺候着。”
成语造句:只见两三个丫头都在那里屏声息气,齐齐地伺侯着。(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高度集中
重足屏息
中文发音:zhòngzúpíngxī。
成语解释:同“重足屏气”。
成语出处:宋-叶適《法度总论二》:“魏武虽严科条,审律令,以重足屏息操制群下,而截然使人各得自尽以行其职守者犹在也。”
成语造句:令人不幸邻于虎,避之万不可得,则奋梃当关,与虎争一旦之命耳。重足屏息,以胥虎之人,诫毋撄虎,以翼虎之见哀,是赵豹之智也。★清-周树槐《赵孝成王论》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重足屏气
中文发音:zhòngzúpíngqì。
成语解释:谓畏惧之甚。
成语出处:《宋书-柳元景传》:“师祖严暴无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太宰江夏王义恭及诸大臣,莫不重足屏气,未尝敢私往来。”
成语造句:令萱则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则唐邕之徒,皆重足屏气;杀生与夺,唯意所欲。★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杜门屏迹
中文发音:dùménpíngjì。
成语解释:见“杜门晦迹”。
成语出处:唐-杨炯《后周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门屏迹,心不自安,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屏声静气
中文发音:píngshēngjìngqì。
成语解释:见“屏声敛息”。
成语出处: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门外两个白长衫黑缎子坎肩的仆人,屏声静气的在伺候传递着汤水。”
成语造句: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1回:“候见的人顿时都肃衣起立,屏声静气。”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指悄不出声
屏气敛息
中文发音:bǐngqìliǎnxī。
成语解释: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瞿耐庵道:‘太太说得是,说得是。’连连屏气敛息,不敢作声。”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昆颉小编为您整理有屏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