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5月13日 已帮助: 674 人 来源:衢州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恤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长康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振穷恤贫
中文发音:zhènqióngxùpín。
成语解释:救济贫穷的人。
成语出处:《明史-王越传》:“睦族敦旧,振穷恤贫,如恐不及。”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怜贫恤苦
中文发音:liánpínxùkǔ。
成语解释:怜:哀怜,同情;恤:体恤,周济。同情周济贫苦的人
成语出处:明-屠隆《彩毫记-散财结客》:“此间有一李相公仗义,专一怜贫恤苦。”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人富有同情心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周穷恤匮
中文发音:zhōuqióngxùkuì。
成语解释: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它贫困的人。
相关成语推荐:
周游列国
中文发音:zhōuyuólièguó。
怜贫恤老
中文发音:liánpínxùlǎo。
成语解释: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
成语造句:怜贫恤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帮助弱势人士
抚孤恤寡
中文发音:fǔgūxùguǎ。
成语解释:恤:救济。指养育孤儿,救助寡妇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守经行权,各有其时,抚孤恤寡,存乎一念。”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嫠不恤纬
中文发音:líbùxùwěi。
成语解释:寡妇不怕织得少,而怕亡国之祸。旧时比喻忧国忘家。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
成语造句:嫠不恤其纬,忧天如杞人。(清龚自珍《乞籴保阳》诗)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忧国而忘家
患难相恤
中文发音:huànnànxiāngxù。
成语解释:恤:体恤,周济。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
成语出处:《河南程氏文集》第11卷:“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安富恤穷
中文发音:ānfùxùqióng。
成语解释:安:安定;恤:体恤。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成语出处:《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成语造句: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安富恤穷之善经,不可舍也。★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六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治国安民的方针
敬老恤贫
中文发音:jìnglǎoxùpín。
成语解释: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成语造句:于是以文种治国政,以范蠡治军旅,尊贤礼士,敬老恤贫,百姓大悦。(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敬老怜贫
安富恤贫
中文发音:ānfùxùpín。
成语解释: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成语出处:《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成语造句:各国都应采取一些安富恤贫的措施,以保障社会的安定。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治国安民的方针
以上就是长康小编为您整理恤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