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1月16日 已帮助: 870 人 来源:兰州学大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狰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正梅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面目狰狞
中文发音:miànmùzhēngníng。
成语解释:狰狞:面目凶恶。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还有两人……都是身材骄健,面目狰狞。”
成语造句:傅雷《傅雷家书-1955年4月21日夜》:“做一个名人也是有很大的危险的,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外貌
狰狞面目
中文发音:zhēngníngmiànmù。
成语解释:形容凶恶的相貌
成语出处:《塞上行-行纪-忆西蒙》:“两个蒙古青年骑快马而来,下马入帐,以狰狞面目,厉声问我要票。”
成语造句:敌人见利诱不成,便露出了他们的狰狞面目,用枪毙来威胁革命者。
成语使用:作宾语、状语;用于人的外貌
面貌狰狞
中文发音:miànmàozhēngníng。
成语解释:狰狞:样子凶恶。形容面貌凶恶可怕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一个个身长臂大,面貌狰狞。”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外貌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以上就是正梅小编为您整理描写狰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