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4月19日 已帮助: 872 人 来源:北京铭师堂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昭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景彰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罪恶昭彰
中文发音:zuìèzhāozhāng。
成语解释:昭彰:明显。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
成语造句:日本战犯东条英机等人罪恶昭彰,死有余辜。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罪很明显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昭然若揭
中文发音:zhāoránruòjiē。
成语解释: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成语造句: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昭然若揭。(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跌宕昭彰
中文发音:diédàngzhāozhāng。
成语解释:跌宕:放纵不拘;昭彰:昭著,明显。指气势放纵不拘,文意显明。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序》:“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成语造句:〖示例〗先生则波澜益壮,跌宕昭彰。★清曾国藩《邓湘皋先生墓表》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
明昭昏蒙
中文发音:míngzhāohūnméng。
成语解释: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成语出处: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众万之生,谁非天邪?明昭昏蒙,谁使然邪?”
相关成语推荐:
明明赫赫
劣迹昭着
中文发音:lièjìzhāozhe。
成语解释: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相关成语推荐:
优胜劣败
中文发音:yōushènglièbài。
昭聋发聩
中文发音:zhāolóngfākuì。
成语解释: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成语出处:《天讨-望帝四川讨满洲檄》:“巴县邹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聋发聩,正义浃乎寰宇,回响振乎栈峡。”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燕昭市骏
中文发音:yànzhāoshìjùn。
成语解释:指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
成语出处:唐-高適《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始知物妙皆可怜,燕昭市骏岂徒然。”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恶迹昭著
中文发音:èjìzhāozhù。
成语解释: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成语出处: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臭名昭著
中文发音:chòumíngzhāozhù。
成语解释: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成语造句:(1)汪精卫是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2)臭名昭著的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成为千古罪人。
成语辨析:见“臭名远扬”(148页)。
燕昭好马
中文发音:yànzhāohǎomǎ。
成语解释: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成语出处:《旧唐书-薛登传》:“燕昭好马,则骏马来庭;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景彰小编为您整理关于昭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