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7月30日 已帮助: 848 人 来源:珠海卓越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契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好兮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默契神会
中文发音:mòqìshénhuì。
成语解释:谓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
成语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论-论气韵非师》:“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
成语造句:清-叶燮《原诗-外篇》:“又名山五岳,亦各各自有性情气象,不可移换。作诗者以此二种心法,默契神会。”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交往等
忘年之契
中文发音:wàngniánzhīqì。
成语解释: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成语出处:唐颜真卿《孙逖文集序》:“十五时,相国齐公崔日用试《土火炉赋》,公雅思遒丽,援翰立成,齐公骇之,约忘年之契。”
成语造句:〖示例〗予在京师,辱忘年之契,论诗文一字不轻放过。★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李侍郎》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契合金兰
中文发音:qìhéjīnlán。
成语解释: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自合与老爷情投胶漆,契合金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比喻交情很深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忘形之契
中文发音:wàngxíngzhīqì。
成语解释: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成语出处: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韦丹》:“丹与东林灵澈上人为忘形之契,丹尝为《思归》绝句以寄澈。”
成语使用:作宾语;用于交往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金兰契友
中文发音:jīnlánqìyǒu。
成语解释:金兰:指友情投合,交谊深;契:投合;契友:情投意合的朋友。泛指结拜兄弟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成语造句:元-郑光祖《王粲登楼》:“当初老丞相曾与令尊老先生金兰契友,二人指腹成亲。”
成语使用:作宾语;指亲密的朋友
一夔一契
中文发音:yīkuíyīqì。
成语解释: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一夔一契”喻良辅。
成语出处:宋-石介《庆历圣德颂》诗:“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实赉予,予其敢忽。”宋-方岳《竹下》诗:“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成语使用: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契若金兰
中文发音:qìruòjīnlán。
成语解释: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成语造句: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六回:“二人情同道合,契若金兰,终日不离左右。”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交情很深
同力协契
中文发音:tónglìxiéqì。
成语解释:犹言同心协力。
成语出处:《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情投契合
中文发音:qíngtóuqìhé。
成语解释:同“情投意合”。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为至交。”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投合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道同契合
中文发音:dàotóngqìhé。
成语解释:犹言道合志同。
成语出处:晋-陆云《失题》诗:“道同契合,体异心并。”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志趣相投的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好兮小编为您整理关于契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