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15日 已帮助: 694 人 来源:镇江学大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沥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鹏煊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沥血叩心
中文发音:lìxuèkòuxīn。
成语解释:剖露心胸。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
成语出处:南朝-梁-梁元帝《与诸藩令》:“沥血叩心,枕戈尝胆,其何故哉。”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指尽心尽力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沥胆隳肝
中文发音:lìdǎnhuīgān。
成语解释:沥胆披肝。
成语出处:唐-罗隐《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比喻竭尽忠诚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披沥肝胆
中文发音:pīlìgāndǎn。
成语解释:见“披肝沥胆”。
成语出处: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卢相公陈乞第五表》:“前后陈闻,披沥肝胆,期切之至。”
成语造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披沥肝膈
中文发音:pīlìgāngé。
成语解释:同“披肝沥胆”。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三状》:“故臣等披沥肝膈,屡有奏述,且乞在任,以尽疲驽。”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斩头沥血
中文发音:zhǎntóulìxuè。
成语解释: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
成语造句:在今日算是一个斩头沥血的人儿。★清-感惺《游侠传-侠议》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剖肝沥胆
中文发音:pōugānlìdǎn。
成语解释:比喻开诚相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承变色而起曰:公乃汉朝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
成语造句:清-钮琇《觚剩-舒氏义烈》:“为国栋者,自宜剖肝沥胆,力白其诬。”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隳肝沥胆
中文发音:huīgānlìdǎn。
成语解释: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成语出处: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沥胆抽肠
中文发音:lìdǎnchōucháng。
成语解释:沥胆披肝。
成语出处:《梁书-王僧辩传》:“世受先朝之德,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奸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人忠心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刳肝沥胆
中文发音:kūgānlìdǎn。
成语解释:犹言披肝沥胆。喻竭诚相见。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五状》:“烦读圣听至于四五,刳肝沥胆,盈卷溢幅。”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说真心话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捶骨沥髓
中文发音:chuīgǔlìsuǐ。
成语解释:同“敲骨吸髓”。喻残酷搜括民财。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残酷剥削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以上就是鹏煊小编为您整理描写沥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