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日 已帮助: 854 人 来源:苏州南艺之星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囊字开头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俊楠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脱颖囊锥
中文发音:tuōyǐngnángzhuī。
成语解释:喻才能出众者。
成语出处:明-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非画饼,似脱颖囊锥,头角峥嵘。”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括囊守禄
中文发音:kuònángshǒulù。
成语解释:括囊:扎紧口袋,比喻谨慎不说话;守禄:保住禄位。指大臣不敢进言,只图保住禄位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囊里盛锥
中文发音:nánglǐshèngzhuī。
成语解释:《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以“囊里盛锥”谓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成语造句:问了三声道,有好男子跟的孙孔目哥哥往泰安神州烧香去,你正是囊里盛锥,尖者自出,我便道我敢去。★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阮囊羞涩
中文发音:ruǎnnángxiūsè。
成语解释:阮孚的囊内只存一钱“看守”;为的是免得羞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
成语出处:元阴时夫《韵府群玉七阳一钱囊》:“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成语造句:(1)小林约我一起去春游,我因阮囊羞涩,只能借故谢绝。(2)我早答应给酷爱音乐的女儿买一架钢琴,因阮囊羞涩,至今未能遂愿。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衽扱囊括
中文发音:rènxīnángkuò。
成语解释:比喻全部擒获或肃清。
成语出处:清唐甄《潜书两权》:“天下多群盗,衽扱囊括,可次取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锦囊佳句
中文发音:jǐnnángjiājù。
成语解释:指优美的文句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成语造句: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这机此已伏矣。(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宾语;指优美的文句
揭箧探囊
中文发音:jiēqiètànnáng。
成语解释:盗窃箱笼等财物。同“揭箧担囊”。
成语出处:《旧唐书-酷吏传序》:“虽云固矣,而犹逾坦掘冢,揭箧探囊,死者于前,盗者于后,何者?”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揭箧担囊
中文发音:jiēqièdānnáng。
成语解释:盗窃箱笼等财物。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探囊取物
中文发音:tànnángqǔwù。
成语解释: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成语造句:点小事,如探囊取物。(梁斌《播火记》十二)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中饱私囊
中文发音:zhōngbǎosīnáng。
成语解释:中饱:从中得利。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成语造句:〖示例〗小人贪利,事本非常,所可恨者,银两中饱私囊,不曾济国家之实用耳。★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贪污
以上就是俊楠小编为您整理囊字开头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