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8月9日 已帮助: 1418 人 来源:武汉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关蜜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挥霍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糖舌蜜口
中文发音:tángshémìkǒu。
成语解释:甜言蜜语,说讨人喜欢的动听的话。
成语出处:《群英类选-〈海神记-王诉神〉》:“起初时为闲游,到后来被啜哄,糖舌蜜口随他弄。”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口蜜腹剑
中文发音:kǒumìfùjiàn。
成语解释: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成语造句:这厮口蜜腹剑,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五出)
成语辨析:~和“笑里藏刀”;都形容狡诈阴险。但~偏重在嘴甜;心口不一;“笑里藏刀”语义更重;更阴险。
乖嘴蜜舌
中文发音:guāizuǐmìshé。
成语解释: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成语造句:你不要被她的乖嘴蜜舌所迷惑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蜜里调油
中文发音:mìlǐtiáoyóu。
成语解释: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宝玉一日家和我们姑娘好的蜜里调油,这时候总不见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
成语造句:老舍《四世同堂》:“年轻轻的公母俩,老是蜜里调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
成语使用:紧缩式;作宾语;比喻非常亲密无间
蜜口剑腹
中文发音:mìkǒujiànfù。
成语解释:蜜:比喻甘美。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成语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其患可胜道哉。”
成语造句:得小心那些蜜口剑腹的上司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阴险
温情蜜意
中文发音:wēnqíngmìyì。
成语解释:见“温情密意”。
成语出处:杨朔《三千里江山》:“一个男人家,做什么婆婆妈妈的,做出些温情蜜意,也不怕难为情?”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柔情蜜意
中文发音:róuqíngmìyì。
成语解释:温柔甜蜜的情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虽说宝玉仍是柔情蜜意,究竟算不得什么,于是更哭得哀切。”
成语造句:合笑安留着时,她的柔情蜜意教他害怕,一步步退让,此刻她去了,他却感到寒冷和空虚。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甜言蜜语
中文发音:tiányánmìyǔ。
成语解释: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
成语造句:卞福坐在旁边,甜言蜜语,劝了一回。(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成语辨析:~和“花言巧语”都可表示用动听的话骗人。但“花言巧语”偏重于“花”;多指迷惑人达到欺骗目的;~偏重在“甜”和“蜜”;多指对人阿谀奉承的话;含有比喻色彩。
花甜蜜嘴
中文发音:huātiánmìzuǐ。
成语解释:蜜嘴:嘴上抹着蜜。能说会道,甜言蜜语。比喻说话动听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取钱的时候,花甜蜜嘴,讲过按月按时,十来分重的利钱,不费一些努力,定了时刻,自己送上门来。”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乖唇蜜舌
中文发音:guāichúnmìshé。
成语解释: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
成语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一百回:“素姐那乖唇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把他可恶,且都说起他的好处。”
成语造句:你不要相信她的乖唇蜜舌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甜言蜜语
以上就是挥霍小编为您整理有关蜜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