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8月4日 已帮助: 1039 人 来源:郑州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关碧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月敏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金碧辉煌
中文发音:jīnbìhuīhuáng。
成语解释: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成语造句:他便把门面装璜得金碧辉煌,把些光怪陆离的洋货,罗列在外。(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成语辨析:~和“富丽堂皇”;都形容建筑物及其中摆设的绚丽。但~偏重在“光辉灿烂、色泽鲜艳”;不能形容“文体”;“富丽堂皇”偏重在“气势盛大;样子宏伟”;并能形容“文体华丽”。
碧海青天
中文发音:bìhǎiqīngtiān。
成语解释: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成语造句: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夜之时逸,目之气静,碧海青天,霜缟冰净。”
成语使用:作宾语;形容夜色
苌弘碧血
中文发音:chánghóngbìxuě。
成语解释: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碧:青绿色的玉石。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为正义事业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眩碧成朱
中文发音:xuànbìchéngzhū。
成语解释:比喻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明屠隆《彩毫记知几引退》:“宫闱萋菲,眩碧成朱,圣主应投杼。”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朱楼碧瓦
中文发音:zhūlóubìwǎ。
成语解释:指华丽的楼房。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寄题郢州白雪楼》诗:“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碧血丹心
中文发音:bìxuèdānxīn。
成语解释: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成语造句:(1)某地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是:碧血丹心,光照千秋。(2)岳飞碧血丹心,抗金报国,却被权臣秦桧害死。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
三年化碧
中文发音:sānniánhuàbì。
成语解释:指忠心不泯。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成语造句: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三年化碧心难灭,九转成丹目已穿。”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金马碧鸡
中文发音:jīnmǎbìjī。
成语解释:金马:金马山;碧鸡:碧鸡山。古人作为祥瑞的征兆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蘸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成语造句:清-汪琬《代寿洪太傅七十序》:“自是之后,禁旅可班,军屯可复,金马碧鸡可致。”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金碧荧煌
中文发音:jīnbìyínghuáng。
成语解释:同“金碧辉煌”。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兖王假山成,请宫僚观之,姚坦熟视曰:‘此血山耳。’开宝塔成,田锡上疏曰:‘众以为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苌弘化碧
中文发音:chánghónghuàbì。
成语解释:苌弘:周敬王的夫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成语造句: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人忠诚
以上就是月敏小编为您整理有关碧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