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5月25日 已帮助: 755 人 来源:嘉兴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廉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一休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毁廉蔑耻
中文发音:huǐliánmièchǐ。
成语解释:蔑:无。不顾廉耻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官政》:“而令不信于下,知不为众之所与也,则益不自重,而为毁廉蔑耻之行。”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廉可寄财
中文发音:liánkějìcái。
成语解释:能够以钱财相托。指十分廉洁的人。
成语出处:《孔丛子-陈士义》:“仁可与托孤,廉可以寄财者。”
成语使用:作定语;用于为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砥厉廉隅
中文发音:dǐlìliányú。
成语解释: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孔颖达疏:“文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
成语造句:志不在小,则不可度,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孔丛子-连丛子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廉明公正
中文发音:liánmínggōngzhèng。
成语解释: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成语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成语造句:那安老爷……真真廉明公正,不想被河台大人参了一本,谁人不说冤枉。(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为官清正
俭以养廉
中文发音:jiǎnyǐyǎnglián。
成语解释: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和风气。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成语造句:俭以养廉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指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礼义廉耻
中文发音:lǐyìliánchǐ。
成语解释: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成语出处:管仲《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成语造句: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做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宾语;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明廉暗察
中文发音:míngliánànchá。
成语解释:犹言明察暗访。
成语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八卷:“正不怕明廉暗察,信不让于春秋里季札,治不让颖川黄霸。”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调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大法小廉
中文发音:dàfǎxiǎolián。
成语解释: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成语造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末吏有个知识,便规谏上宪,一堂和气,大法小廉。”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各尽其责
俭可养廉
中文发音:jiǎnkěyǎnglián。
成语解释: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成语出处:《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成语使用:作定语、宾语;指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物美价廉
中文发音:jiàliánwùměi。
成语解释: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成语造句:提倡物美价廉,老少无欺,反对粗制滥造,偷工减料。(朱德《要把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搞好》)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商业
以上就是一休小编为您整理廉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