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8月9日 已帮助: 1118 人 来源:镇江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赖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琦娟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赖有此耳
中文发音:làiyǒucǐěr。
成语解释: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成语出处:《晋书-石勒载记》:“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成语使用:作谓语、分句;用于庆幸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顽皮赖肉
中文发音:wánpílàiròu。
成语解释:见“顽皮赖骨”。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棚、扒、吊、拷,备受苦楚。这些顽皮赖肉只不肯招。”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涎皮赖脸
中文发音:xiánpílàiliǎn。
成语解释: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14出:“你在这青堂屋舍里坐的,到也自在,你这等涎皮赖脸的,俺管监的吃风!”
成语造句:欧阳山《三家巷》:“冯敬义涎皮赖脸道:‘好不值钱的干儿子!’”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市井无赖
中文发音:shìjǐngwúlài。
成语解释: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成语出处: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
成语造句:懒龙道:‘小人是市井无赖,既蒙相公青目,要干何事,小人水火不避。’★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坏人等
矢口抵赖
中文发音:shǐkǒudǐlài。
成语解释:一口咬定,死不承认。
成语出处:叶兆言《花煞》第一卷第一章:“裕顺吓了一跳,连忙矢口抵赖,咬定绝无此事。”
成语造句:面对事实真相,他还敢矢口抵赖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死求白赖
中文发音:sǐqiúbáilài。
成语解释:指不停地纠缠。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俗话说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死求白赖,或者竟拦住他也不可知。”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不停地纠缠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死乞白赖
中文发音:sǐqǐbáilài。
成语解释:谓纠缠不休。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二回:“这可亏了他三个死乞白赖的拉住我,不叫我打他。”
成语造句: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一见我就死乞白赖地拦住我,说他找我好几天了。”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百无聊赖
中文发音:bǎiwúliáolài。
成语解释: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成语出处: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成语造句: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鲁迅《彷徨伤逝》)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空虚无聊,没有依托
顽皮赖骨
中文发音:wánpílàigǔ。
成语解释:①谓品行不端、无赖狡诈。②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等顽皮赖骨,不打如何肯招?”
成语造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这个顽皮赖骨,不打如何肯招!”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矢口狡赖
中文发音:shǐkǒujiǎolài。
成语解释:死也不肯承认
成语造句:虽然人证物证俱在,他还是矢口狡赖。
相关成语推荐:
矢口抵赖
以上就是琦娟小编为您整理描写赖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