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8月24日 已帮助: 1010 人 来源:深圳卓越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锄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留歌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诛锄异己
中文发音:zhūchúyìjǐ。
成语解释: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诛:杀害;锄:铲除。
成语出处:《梁书止足陶季直传》:“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成语造句:不论什么朝代的暴君,都是诛锄异己来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
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锄强扶弱
中文发音:chúqiángfúruò。
成语解释: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
成语造句: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消灭强暴势力以帮助弱小势力
焚芝锄蕙
中文发音:fénzhīchúhuì。
成语解释:芝:通“芷”,白芷,香草名;蕙:蕙草,香草名。焚毁白芷,锄掉蕙草。比喻贤人遭受灾难
成语出处:明-袁中道《李温陵传》:“斯所由焚芝锄蕙、衔刀若卢者也。”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济弱锄强
中文发音:jìruòchúqiáng。
成语解释: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这不平之气,个个有的,若没个济弱锄强的手段,也只干着恼一番。”
成语造句:这不平之气,个个有的,若没个济弱锄强的手段,也只干着恼一番。(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八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锄强扶弱
剗恶锄奸
中文发音:chǎnèchújiān。
成语解释:剗:通“铲”。铲除凶恶奸邪的人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剗恶锄奸。”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为民除害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刬恶锄奸
中文发音:chǎnèchújiān。
成语解释:铲除凶恶奸邪之人。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刬恶锄奸。”
谇帚德锄
中文发音:suìzhǒudéchú。
成语解释: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成语出处: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成语造句:元-吴莱《狙赋》:“分房割奥,谇帚德锄。”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败坏风俗
以上就是留歌小编为您整理关于锄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