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14日 已帮助: 849 人 来源:西宁学大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关蛙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昆纬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坎井之蛙
中文发音:kǎnjǐngzhīwā。
成语解释: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
成语造句: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沉灶生蛙
中文发音:chénzàoshēngwā。
成语解释:见“沉灶产蛙”。
成语出处:晋-成公绥《阴霖赋》:“百川泛滥,潢潦横流,沉灶生蛙,中庭运舟。”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形容水患严重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井底之蛙
中文发音:jǐngdǐzhīwā。
成语解释: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成语造句: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
成语辨析:~和“坐井观天”;都含有“眼界狭隘;见识短浅”的意思。但~比喻眼界狭小的人;“坐井观天”比喻眼界狭小;所见的不多。
臼灶生蛙
中文发音:jiùzàoshēngwā。
成语解释:灶没与水中,产生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成语出处:《战国策-越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马相食。”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发生了水灾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埳井之蛙
中文发音:zuòjǐngzhīwā。
成语解释:见“坎井之蛙”。
沉灶产蛙
中文发音:chénzàochǎnwā。
成语解释:灶没与水中,产生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九》:“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战国策-赵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升蛙,人马相食。”
成语造句:我们要好好治水,不要再出现“沉灶产蛙”的现象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形容水患严重
春蛙秋蝉
中文发音:chūnwāqiūchán。
成语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成语出处: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指空洞无物的言谈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蝇声蛙躁
中文发音:yíngshēngwāzào。
成语解释:苍蝇、青蛙无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无病呻吟的诗文。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范玺卿诗集〉序》:“今也生乎百世之下,欲以其蝇声蛙躁,追配古人,俪然以李杜相命,浸假而膏唇拭舌,訾议其短长,蜉蝣撼大树,斯可为一笑已矣。”
相关成语推荐:
蝇名蜗利
井蛙之见
中文发音:jǐngwāzhījiàn。
成语解释:像井底青蛙的见解。比喻偏狭的见识。
成语出处:《弘明集明佛论》:“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浅,而奕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妾抑大猷。”
成语造句:罗国志、刘迪华《黑水魂》:“小侄只是一个边陲小吏,不免有井蛙之见,说出来恐怕要贻笑大方。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怒蛙可式
中文发音:nùwākěshì。
成语解释:怒蛙:鼓足气的青蛙;式:通“轼”,车上伏手板。向鼓足气的青蛙致敬。比喻敬重勇士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昆纬小编为您整理有关蛙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