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9月4日 已帮助: 763 人 来源:青岛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裂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情杀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心惊胆裂
中文发音:xīnjīngdǎnliè。
成语解释:同“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先锋将魄散魂飞,合后兵心惊胆裂。”
成语造句: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一部:“可是最使他心惊胆裂的是后屁股上发现了解放军的主力部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毁冠裂裳
中文发音:huǐguānliècháng。
成语解释: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成语出处:《后汉书周燮传》:[冯良]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冠裂裳,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成语造句:〖示例〗譬如有一批人是为要拥护中国的旧礼教、旧道德,以为新文字运动是毁冠裂裳的叛逆。★郭沫若《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眦裂发指
中文发音:zìlièfàzhǐ。
成语解释:眼角裂开,头发上竖。形容愤怒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成语造句:梁实秋《怒》:“再加上满脸的筋肉扭曲,眦裂发指,那副面目实在不仅是可憎而已。”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十分愤怒
穿云裂石
中文发音:chuānyúnlièshí。
成语解释: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
成语造句:一个小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调》。真乃穿云裂石之声,引商刻羽之奏。(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声音之激越
击搏挽裂
中文发音:jībówǎnliè。
成语解释:攻打撕裂。形容争斗激烈。
成语出处:唐-陆龟蒙《五歌-水鸟》:“则有觜铍爪戟劲立直视者,击搏挽裂图膻腥。”
成语造句:上古之时,人物杂处,其间击搏挽裂,人与禽兽争命者,不知更几何年。★勇立《论排外不宜有形迹》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身废名裂
中文发音:shēnfèimíngliè。
成语解释:见“身败名裂”。
成语出处:朱自清《史记-汉书第九》:“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彻底失败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胆裂魂飞
中文发音:dǎnlièhúnfēi。
成语解释: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秦凤一闻此言,胆裂魂飞,忙忙奏知李娘娘。”
成语造句:且说王观察见防营军作乱,吓得个胆裂魂飞。(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
成语使用:作状语;指害怕
魂飞胆裂
中文发音:húnfēidǎnliè。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十章:“小岛左堵右挡支持不住,看到刘铁冲在前边直取他来,吓的他魂飞胆裂,关山一群保护着小岛狂跑猛窜!”
成语造句: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魂飞胆裂,伤亡惨重。★《人民日报》1968.2.2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肝心若裂
中文发音:gānxīnruòliè。
成语解释:比喻极痛心。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极痛心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心胆俱裂
中文发音:xīndǎnjùliè。
成语解释: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大37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成语造句:此时蒙古攻城甚急,鄂州将破,似道心胆俱裂,那敢上前?(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二十二)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以上就是情杀小编为您整理描写裂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