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8月9日 已帮助: 1185 人 来源:绍兴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断字开头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景浩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拈断髭须
中文发音:niānduànzīxū。
成语解释: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5回:“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在这个书斋里,不容易听到的。”
成语使用:作谓语;用于人思考或写作时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断决如流
中文发音:duànjuérúliú。
成语解释:如流:像流水一样多而迅速。决断事务多而快。
成语出处:《周书-李彦传》:“彦在尚书十有五载,属军国草创,庶务殷繁,留心省阅,未尝懈怠,断决如流,略无疑滞。”
成语造句:《宋史-杨克让传》:“断决如流,无有凝滞,当时称为能吏。”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处事果断
断幅残纸
中文发音:duànfúcánzhǐ。
成语解释:断:残;幅:指小笺。指残留或不相联属的写有诗文的小笺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行书-吴通玄》:“至于文稿,断幅残纸人争传之。”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逢机立断
中文发音:féngjīlìduàn。
成语解释:犹言当机立断。
成语出处: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机立断。”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很果断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衡阳雁断
中文发音:héngyángyànduàn。
成语解释: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成语出处:明高明《琵琶记官邸忧思》:“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音信不通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柔肠寸断
中文发音:róuchángcùnduàn。
成语解释: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了。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成语出处:清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成语造句:吴梅《风洞山鸩媒》:“泪盈盈,只怕柔肠寸断,不忍来听。”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愁肠寸断
中文发音:chóuchángcùnduàn。
成语解释:忧愁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
成语出处:唐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成语造句:这个坏消息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她伤心地哭了,从没有这种愁肠寸断的感觉。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极端忧愁苦恼
断章摘句
中文发音:duànzhāngzhāijù。
成语解释: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饮于朝,断章摘句,如振如生。”
成语造句:写作文不能把别人的文章断章摘句抄袭成文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抄袭
琴断朱弦
中文发音:qínduànzhūxián。
成语解释:比喻妇女死掉丈夫。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幸恩》:“琴断朱弦,不幸文君早寡。”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指死了丈夫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断事以理
中文发音:duànshìyǐlǐ。
成语解释:断:判断;理:道理。根据道理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陈义设法,断事以理。”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景浩小编为您整理断字开头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