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5月19日 已帮助: 1156 人 来源:哈尔滨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麻字开头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嚼你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披麻戴孝
中文发音:pīmádàixiào。
成语解释: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成语造句:我如今教他披麻戴孝,与亲儿一般行礼,一应殡殓之费,都要他支持。★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歌重会珍珠衫》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哀悼
披麻救火
中文发音:pīmájiùhuǒ。
成语解释: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彻也不似那般人随风倒舵。”
成语造句:若强动兵甲,正犹披麻救火,必致自焚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自招灾祸
黄麻紫书
中文发音:huángmázǐshū。
成语解释:见“黄麻紫泥”。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大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黄麻紫书,照耀夜壑。”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拽布披麻
中文发音:zhuàibùpīmá。
成语解释:见“拽布拖麻”。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但得一个生忿子拽布披麻扶灵柩,索强似那孝顺女罗裙包土筑坟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尽孝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愁绪如麻
中文发音:chóuxùrúmá。
成语解释:愁绪:忧愁的心绪。麻:乱麻。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形容烦愁之极。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心儿里愁绪如麻,把个活动动的人儿,都困做了笼中之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十分烦乱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麻痹大意
中文发音:mábìdàyì。
成语解释: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成语出处: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成语造句:工作上的麻痹大意,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成语辨析:~“与“掉以轻心”有别:~侧重粗心疏忽;没有觉察到某些事物、现象;“掉以轻心”侧重虽然看到某些事物、现象;但对其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因而采取轻率或不重视的态度。
拽布拖麻
中文发音:zhuàibùtuōmá。
成语解释:犹言披麻戴孝。
成语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拽布拖麻,奠酒浇茶,只索浅土儿权时葬下。”
成语造句:倘或间掩命掩黄沙,则将这衫儿半壁匣盖上搭。哎!儿也,便当你香鶊啼,拽布拖麻。★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尽孝
麻痹不仁
中文发音:mábìbùrén。
成语解释: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成语出处:明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成语造句:他现在快成为麻痹不仁的人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反应迟钝
心乱如麻
中文发音:xīnluànrúmá。
成语解释: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十分烦乱。
成语出处:宋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随缘随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乱似麻。”
成语造句:想到这一点,他心乱如麻,一夜都没有合过眼儿。(欧阳山《苦斗》五四)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顶针续麻
中文发音:dǐngzhēnxùmá。
成语解释: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成语接龙等。
成语出处:宋、元以来的一种文字游戏。即一人说一条成语或诗文,下一个人以其尾字为首字,再接着说,说不出者为负,罚饮酒或其他。
成语造句:张庚《中国戏剧史》:“作家采用一种‘顶针续麻’的手法,把汉元帝的思念昭君,以及因为思念昭君。”
成语使用:作宾语;指文字游戏
以上就是嚼你小编为您整理麻字开头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