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25日 已帮助: 886 人 来源:金华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猫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璟雯 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争猫丢牛
中文发音:zhēngmāodiūniú。
成语解释:比喻贪小失大。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因小失大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阿猫阿狗
中文发音:āmāoāgǒu。
成语解释: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成语出处: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成语造句:在德国无论阿猫阿狗见面,一律互相举手高喊:“希特勒万岁”。★邹韬奋《法西斯作风的罪恶》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指小人物
捉鼠拿猫
中文发音:zhuōshǔnámāo。
成语解释: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猫鼠同乳
中文发音:māoshǔtóngrǔ。
成语解释:见“猫鼠同眠”。
成语出处:《新唐书-五行志一》:“天宝元年十月,魏郡猫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处。”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猫鼠同眠
中文发音:māoshǔtóngmián。
成语解释: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成语出处:《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成语造句:都是谗言佞言,一个个猫鼠同眠。(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六出)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猫儿哭鼠
中文发音:māoérkūshǔ。
成语解释: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成语出处:吴组缃《一千八百担》:“你这些怜惜佃户的话,都是猫儿哭鼠。”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假慈悲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猫哭老鼠
中文发音:māokūlǎoshǔ。
成语解释:比喻假慈悲
成语出处:《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成语造句:茅盾《我们这文坛》:“唯美主义者高举艺术至上的大旗,人道主义者效猫哭老鼠的悲叹。”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假慈悲
猫噬鹦鹉
中文发音:māoshìyīngwǔ。
成语解释:比喻排挤好人。
成语出处:宋-岳珂《桯史-鹦鹉谕》:“至今蜀人谈谑,以排根善类者为‘猫噬鹦鹉’。”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照猫画虎
中文发音:zhàomāohuàhǔ。
成语解释: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成语造句: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歧路灯》第十一回)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猫鼠同处
中文发音:māoshǔtóngchǔ。
成语解释:见“猫鼠同眠”。
成语出处:《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以上就是璟雯 小编为您整理有猫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