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3日 已帮助: 905 人 来源:南京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著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欢颜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遐迩著闻
中文发音:xiáěrzhùwén。
成语解释: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成语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尼波罗国》:“近代有王,号鸯输代摩,自制《声明论》,重学敬德,遐迩著闻。”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罪恶昭著
中文发音:zuìèzhāozhù。
成语解释: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成语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
成语造句: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魂不著体
中文发音:húnbùzhuótǐ。
成语解释: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成语出处:《宣和遗事》前集:“师师闻道,吓得魂不著体。”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惧等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威望素著
中文发音:wēiwàngsùzhù。
成语解释: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著:明显。一向很有威望。
成语出处:《宋史宗泽传》:“泽威望素著,既至,首捕诛舍贼者数人。下令曰:‘为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由是盗贼屏息,民赖以安。”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彰明较著
中文发音:zhāngmíngjiàozhù。
成语解释:极其明显。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成语造句:盛昱甚至在严劾崇厚的奏折上,彰明较著地指出,沈桂芬应该联带负责。(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彰明昭著
中文发音:zhāngmíngzhāozhù。
成语解释:犹彰明较著。
成语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个名目,叫做‘卖疯’,却是背着人在外面暗做的,没有彰明昭著在自己家里做的。”
成语造句:〖示例〗他们开始时,暗地里偷窃,随后就彰明昭著地任意抢夺。★冯至《伍子胥昭关》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积微成著
中文发音:jīwēichéngzhù。
成语解释: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成语造句:南朝-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月,积微成著。”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积少成多
识微知著
中文发音:shíwēizhīzhuó。
成语解释: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成语出处:《新唐书-杜佑传》:“管仲有言:‘国家无使勇猛者为边境。’此诚圣哲识微知著之略也。”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著述等身
中文发音:zhùshùděngshēn。
成语解释: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成语造句:〖示例〗伟烈君通天算之学,生平著述等身,而精勤惕厉,未尝一日废书不观也。★清王韬《瀛壖杂志》卷六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作品多
劣迹昭著
中文发音:lièjìzhāozhù。
成语解释: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成语出处: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
成语造句: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坏事太多
以上就是欢颜小编为您整理描写著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