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6月15日 已帮助: 789 人 来源:珠海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掉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走野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张口掉舌
中文发音:zhāngkǒudiàoshé。
成语解释:谓发表言论。
成语出处:唐-罗隐《谗书-叙二狂生》:“张口掉舌,则谓之讪谤;俯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运掉自如
中文发音:yùndiàozìrú。
成语解释:谓运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练自然。
成语出处:王国维《人间词话》五三:“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尾大不掉
中文发音:wěidàbùdiào。
成语解释: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成语造句:朱自清《你我自序》:“《你我》原想写一篇短小精悍的东西;变成那样尾大不掉,却非始料所及。”
成语使用: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惊心掉胆
中文发音:jīngxīndiàodǎn。
成语解释:惊:惊吓;掉:恐惧,战栗。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成语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掉胆。”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惧时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掉臂不顾
中文发音:diàobìbùgù。
成语解释: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成语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成语造句:明-袁宏道《与王以明书》:“有稍知自逸者,便掉臂不顾,去之惟恐不远。”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态度
尾大难掉
中文发音:wěidànándiào。
成语解释:犹言尾大不掉。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掉以轻心
中文发音:diàoyǐqīngxīn。
成语解释: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成语造句:由于这样,好些人就对于文学作品中另一方面的道理—装饰的美掉以轻心了。(秦牧《两只青蛙》)
成语辨析:(一)~和“漫不经心”;都指对事情采取轻忽的态度。但~指思想上不重视;不认真;“漫不经心”指精神上不专注。(二)见“等闲视之”(240页)。
花马掉嘴
中文发音:huāmǎdiàozuǐ。
成语解释: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你府上的事呢!”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掉头鼠窜
中文发音:diàotóushǔcuàn。
成语解释: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狼狈逃窜。
成语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他怎肯网开三面漫相遮,教我掉头鼠窜无宁贴。”
成语造句:敌人被打得掉头鼠窜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狼狈逃窜
掉头不顾
中文发音:diàotóubùgù。
成语解释:掉:摆动;顾:回头看,瞻望。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态度坚决
成语出处:宋-刘过《沁园春-寄辛丞旨,时承旨招,不赴》:“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成语造句:茅盾《从牯岭到东京》:“他们会喜欢看你,不会像现在那样掉头不顾了。”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态度
以上就是走野小编为您整理描写掉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