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22日 已帮助: 765 人 来源:台州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罢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走野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欲罢不能
中文发音:yùbàbùnéng。
成语解释: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成语造句:设或命运坎坷,从中别生枝节,拖延日久,虽要将就了事,欲罢不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成语辨析:见“骑虎难下”(745页)。
罢黜百家
中文发音:bāchùbǎijiā。
成语解释: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成语造句:……只认朗诵词和诗。笔者却不能够赞成这“罢黜百家”的作风(朱自清《论朗诵诗》)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只要一种方式
善罢干休
中文发音:shànbàgānxiū。
成语解释: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罢休。好好地解决纠纷,不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可比他得人心儿,他就肯善罢干休了?”
成语造句:你五尺五的汉子,就这样忍气吞声善罢干休吗?不!(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
半涂而罢
中文发音:bàntúérbà。
成语解释: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定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罢于奔命
中文发音:píyúbēnmìng。
成语解释:罢:通“疲”,疲乏;奔命:奉命奔走。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成语造句:汤增璧《崇侠篇》:“四百余州,腥膻遍地,汉民罢于奔命。”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非常疲乏
早朝晏罢
中文发音:zǎocháoyànbà。
成语解释:很早上朝,很迟退朝。谓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禁塞》:“早朝晏罢,以告制兵者。”
成语造句:陛下早朝晏罢,以冀中兴日月之功。★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收锣罢鼓
中文发音:shōuluóbàgǔ。
成语解释: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骨肉团聚,不过欢笑一场,以此收锣罢鼓,有何趣味。”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活动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休兵罢战
中文发音:xiūbīngbàzhàn。
成语解释: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成语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寻。”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停战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更待干罢
中文发音:gèngdàigànbà。
成语解释:意谓怎肯干休。
相关成语推荐:
更弦易辙
中文发音:gèngxiányìzhé。
善罢甘休
中文发音:shànbàgānxiū。
成语解释: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闯。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奶奶就是让着他,他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儿,他就善罢甘休了?”
成语造句:老舍《骆驼祥子》:“不去呢,她必不会善罢甘休;去呢,她也不会绕了他。”
成语辨析:~与“息事宁人”有别:~侧重于描写当事人的态度;一般用于否定式;“息事宁人”侧重于描写局外人的态度;多用于肯定式。
以上就是走野小编为您整理关于罢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