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16日 已帮助: 709 人 来源:杭州南北朝画室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索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昆纶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浮收勒索
中文发音:fúshōulèsuǒ。
成语解释:见“浮收勒折”。
成语出处:《清史稿-高宗纪四》:“辛酉,以图思德劾苏墧浮收勒索,命袁守侗等严鞫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剥削等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涵泳玩索
中文发音:hányǒngwánsuǒ。
成语解释:涵泳:深入体会。深入探索体味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性理》:“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反复探索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披麻带索
中文发音:pīmádàisuǒ。
成语解释:犹披麻带孝。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老贼!你年七八十岁,也不识做孝。披麻带索便是孝。”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哀悼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勒索敲诈
中文发音:lèsuǒqiāozhà。
成语解释:勒索:强行索取财物。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
成语出处:徐朔方《牡丹亭校注-前言》:“当时捐税重重,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勒索敲诈,胡作非为。”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强行敲诈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披毛索黡
中文发音:pīmáosuǒyǎn。
成语解释:披:拨开;毛:毛发;索:寻找;黡:黑痣。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靥哉!”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犬马齿索
中文发音:quǎnmǎchǐsuǒ。
成语解释:齿索:没牙。狗和马老了,牙都掉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迫于岁暮,犬马齿索。”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倒裳索领
中文发音:dàochángsuǒlǐng。
成语解释: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篇》:“驱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槛,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
成语造句:你不要干倒裳索领一样的蠢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办事
探赜索隐
中文发音:tànzésuǒyǐn。
成语解释: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
成语造句:刘师培《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惟群治之进,礼俗之源,探赜索隐,鲜有专家。”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指探究深奥的道理
兴致索然
中文发音:xìngzhìsuǒrán。
成语解释: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成语出处: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成语造句: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读起来使人兴致索然。
成语使用:作谓语、补语;指没有兴趣
吹毛索瘢
中文发音:chuímáosuǒbān。
成语解释:同“吹毛求疵”。
成语出处: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杨文乾》:“田(田文镱)以为讪己,愈恶之,每见嗔喝,吹毛索瘢。”
成语造句: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似此吹毛索瘢,得勿令夫人齿冷?”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以上就是昆纶小编为您整理有索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