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7月7日 已帮助: 729 人 来源:南宁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误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倦忌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欺君误国
中文发音:qījūnwùguó。
成语解释: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成语出处:明陆采《明珠记奸谋》:“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国,要将枭首示众。”
成语造句: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0回:“欺君误国任专权,罪恶而今达帝天。”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误打误撞
中文发音:wùdǎwùzhuàng。
成语解释:谓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二折:“[牧羊关]板筑的商傅说,钓鱼儿姜吕望,这两个梦善感动历代君王,这梦先应先知,臣则是误打误撞。”
成语造句:袭人笑道:“不过是误打误撞的遇见了,说约下了可是没有的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成语使用:作状语;指无意中
执迷不误
中文发音:zhímíbùwù。
成语解释:形容坚持而不觉悟
成语造句:走错了路,就应赶紧回头,如果执迷不误,那是非常危险的。
相关成语推荐:
执迷不悟
误作非为
中文发音:wùzuòfēiwéi。
成语解释:犹言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况尔等为兵为勇之人,多系平日误作非为,是以借兵勇以为逃死之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任意做坏事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误人子弟
中文发音:wùrénzǐdì。
成语解释: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
成语造句:必须培养才得兼备、训练有素的师资,否则真会误人子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负责任
蹉跎自误
中文发音:cuōtuózìwù。
成语解释: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长兄年力鼎盛,万不可蹉跎自误。”
成语造句:你不可蹉跎自误,害了自己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自误前程
误认颜标
中文发音:wùrènyánbiāo。
成语解释:形容懵懂浅陋。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成语造句:他少年时代为题扇,以此调之,妓家借托盛名,而不解文义,遂误认颜标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人见识不广
误付洪乔
中文发音:wùfùhóngqiáo。
成语解释: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郎。”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贻误军机
中文发音:yíwùjūnjī。
成语解释: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
成语出处:《清史稿高家本纪三》:“二十一年春正月庚本,以额附科尔沁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贻误军机,褫爵禁锢。”
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发音技巧:贻,不能读作“dài”。
因循坐误
中文发音:yīnxúnzuòwù。
成语解释:因循:迟延拖拉;坐误:坐失。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4回:“照这样因循坐误,无怪有名的御史韩以高约会了全台,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开会。”
成语造句: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误事
以上就是倦忌小编为您整理关于误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