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2月19日 已帮助: 822 人 来源:哈尔滨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浓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泅渡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浓妆艳质
中文发音:nóngzhuāngyànzhì。
成语解释:浓妆:浓艳的妆饰;质:资质。妆饰华美,容貌艳丽
成语出处: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军声哄,军声哄,长枪大戟香尘拥,香尘拥,浓妆艳质。”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女性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淡妆浓抹
中文发音:dànzhuāngnóngmǒ。
成语解释:妆:化妆;抹:抹粉。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成语出处: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成语造句:衣裳着得也俏,淡妆浓抹,总称他的高兴。★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8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两种打扮
浓妆艳抹
中文发音:nóngzhuāngyànmǒ。
成语解释: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每日只是浓妆艳抹,和西门庆做一处取乐。”
成语造句:她穿得比以前漂亮,而且是浓妆艳抹,还戴了一副长耳坠。★巴金《家》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
浓妆艳饰
中文发音:nóngzhuāngyànshì。
成语解释:见“浓妆艳饰”。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那女孩儿浓妆艳饰,从里面出来,请鲁达居中坐了,插烛也似拜了六拜。”
成语造句:每到节假日,这里的女孩子都浓妆艳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
浓翠蔽日
中文发音:nóngcuìbìrì。
成语解释:翠:青绿色;蔽:挡住。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成语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三卷:“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紫深。”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树木茂密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浓眉大眼
中文发音:nóngméidàyǎn。
成语解释: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只见里面一个浓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妇人,穿着一件黑夏布小衣,两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成语造句:那和尚生得浓眉大眼。★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外表
浓墨重彩
中文发音:nóngmòzhòngcǎi。
成语解释: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8章:“九八年,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成语造句:他用浓墨重彩,着重描写这次活动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等
浓桃艳李
中文发音:nóngtáoyànlǐ。
成语解释: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成语出处:明-高濂《玉簪记-词媾》:“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容貌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甘旨肥浓
中文发音:gānzhǐféinóng。
成语解释:泛指佳肴美味。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述僧中食论》:“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成语造句:今欲以甘旨肥浓皆充于祭,苟逾旧制,其何极焉。★《新唐书-韦绥传》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美味
浓妆艳裹
中文发音:nóngzhuāngyànguǒ。
成语解释:浓:浓重;艳:艳丽;妆、裹:指打扮。形容女子打扮得很浓艳。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一个个浓妆艳裹,一对对妙舞清歌。”
成语造句:祭毕,即除去孝服,沐浴薰香,浓妆艳裹,言笑自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女子打扮得很浓艳
以上就是泅渡小编为您整理浓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