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21日 已帮助: 791 人 来源:郑州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胞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三宸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民胞物与
中文发音:mínbāowùyǔ。
成语解释: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成语出处: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成语造句: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宾语;指泛爱的一切人和物
同胞共气
中文发音:tóngbāogòngqì。
成语解释:喻指亲兄弟。
成语出处:《北齐书-孝昭帝纪》:“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成语造句: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同胞共气,谓兄弟也。”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以上就是三宸小编为您整理胞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