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2月1日 已帮助: 782 人 来源:湖州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逃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泅渡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逋逃之臣
中文发音:būtáozhīchén。
成语解释:逃亡的罪臣。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以单于屈体称臣奉使朝贺,无有二心,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是贪一夫之得,而失一国之心。”
成语使用:作宾语;指逃犯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趋吉逃凶
中文发音:qūjítáoxiōng。
成语解释:趋:趋向。趋向吉祥避开灾难
成语出处:明-张凤翼《灌园记-田单铁笼》:“即墨近城东,不须忧恐,趋吉逃凶,仗剑当陪奉,管取平安保我宗。”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敛影逃形
中文发音:liǎnyǐngtáoxíng。
成语解释: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余彩,日月末光。”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死里逃生
中文发音:sǐlǐtáoshēng。
成语解释: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乃阴德积善之报也。”
成语造句: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二)
成语辨析:~和“九死一生”都包含“在危险之中得到生路”;但~多用于口语之中;一般指在一次危险中逃脱出来;得以活命;而“九死一生”指多次从危险中逃脱出来;语义范围小;多用于书面语。
逋逃之薮
中文发音:būtáozhīsǒu。
成语解释:逋逃:逃亡者;薮: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成语造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是他省但防偷漏之途,而粤东兼有逋逃之薮。”
成语使用:作宾语;指避难所
在劫难逃
中文发音:zàijiénántáo。
成语解释:劫:劫数。佛教指大灾难。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成语造句:“在劫难逃”,于是形成了绝对的敌对。(毛泽东《论持久战》)
成语辨析:~与“在所难免”都有不可避免之意。~偏重于灾祸难免;“在所难免”不限于灾祸。
望风而逃
中文发音:wàngfēngértáo。
成语解释: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风:风声;气势。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曹操以百万之众,闻吾之名,望风而逃,今汝何人,敢不投降!”
成语造句:汝、颖、光、黄等处,有土寇王善作乱,聚兵五十万,抢掠子女玉帛,杀人放火,甚是猖獗,官兵望风而逃。(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九回
成语辨析:~和“闻风丧胆”都有听到一点风声就害怕的意思。但~偏重在行动;吓得连忙逃跑;“闻风丧胆”重在心里吓破了胆;丧失了勇气;语气重。
插翅难逃
中文发音:chāchìnántáo。
成语解释: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37回:“康王见兀术将次赶上,真个插翅难逃,只得束手就擒。”
成语造句:重耳虽插翅难逃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六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比喻逃脱不了
席卷而逃
中文发音:xíjuǎnértáo。
成语解释: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恨海》第九回:“过了没有几个月,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席卷而逃,便把他闹穷了。”
成语造句:听说要查他,他立即席卷而逃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偷了全部贵重物品逃跑
马腹逃鞭
中文发音:mǎfùtáobiān。
成语解释:《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成语造句:岂谓马腹逃鞭,榻侧容一隅之鼾睡?不知燕巢在幕,釜底得几日之游魂。★清-蒲松龄《大捷二》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以上就是泅渡小编为您整理描写逃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