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赣州培训学校 > 赣州戴氏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有钩的成语

有钩的成语

发布时间:2019年8月9日       已帮助: 1413 人       来源:赣州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钩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昆雄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钩玄提要

中文发音:gōuxuántíyào。

成语解释:钩:探索;玄:精微之处;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成语造句:郭沫若《今昔集-关于“接受文学遗产”》:“不求多,只求精,含英咀华,钩玄提要。”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指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钩深图远

中文发音:gōushēntúyuǎn。

成语解释:谓对僻远的异族图谋予以讨伐。

成语出处:《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是时孝武因其余财府帑这蓄,始有钩深图远之意,探冒顿之罪,校平城之雠。”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铁画银钩

中文发音:tiěhuàyíngōu。

成语解释: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成语出处: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成语造句:银钩铁画石经余,想见先唐字学书。(清沈曾植《题北宋本广韵四绝》诗)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钩辀格磔

中文发音:gōuzhōugézhé。

成语解释:鹧鸪的叫声。

成语出处: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辀硌磔声。”

成语造句:曲诘崎岖,乃双声也;钩辀格磔,乃叠韵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前集》卷二)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鹧鸪的叫声


钩隐抉微

中文发音:gōuyǐnjuéwēi。

成语解释:钩:探取;抉:排出,挖出。在治学上能发掘幽深精微

成语出处:宋-郭绍彭《宋王先生圹铭》:“《从书》门分类聚,钩隐抉微,考证经史百氏,下致骚人墨客佚事,细大不捐。”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钩深致远

中文发音:gōushēnzhìyuǎn。

成语解释:致:招致。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成语造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比喻探索深奥的道理


钩元摘秘

中文发音:gōuyuánzhāimì。

成语解释:探取精微,采摘奥秘。

成语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藏书》:“或钩元摘秘,著古今未有之奇书。”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钩深极奥

中文发音:gōushēnjíào。

成语解释:谓探索并极尽深奥的意义、道理。

成语出处:汉-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休少以好学,游心典谟,既综七经,又精群纬,钩深极奥,穷览圣旨。”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学术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盗玉窃钩

中文发音:dàoyùqiègōu。

成语解释: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成语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吏条陈》:“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钩,何事尚不可为。”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偷盗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钩玄猎秘

中文发音:gōuxuánlièmì。

成语解释:探取精微,搜寻奥秘。

成语出处: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签-江晖》:“景孚为文,钩玄猎秘,杂以古文奇字。”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学术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昆雄小编为您整理有钩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