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17日 已帮助: 951 人 来源:洛阳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柱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娇花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抚梁易柱
中文发音:fǔliángyìzhù。
成语解释:抚:用手托着;易:更换。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比
成语出处: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成语造句: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序》:“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改梁换柱
中文发音:gǎiliánghuànzhù。
成语解释: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成语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便是胡適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这种宗教的循环论证不足以满足我们近代人的要求,所以极力在用改梁换柱的方法,要把他的根本观念改移到另一个较为好看一点的节目上去。”
成语造句:他极力用改梁换柱的办法来推销他的强盗逻辑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以假代真
一柱擎天
中文发音:yīzhùqíngtiān。
成语解释: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成语出处:《唐大诏令集中和三年赐陈敬瑄铁券文》:“卿五山镇地,一柱擎天;气压乾坤,量含宇宙。”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凿柱取书
中文发音:záozhùqǔshū。
成语解释: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成语出处:王闿运《常公神道碑》:“公体山川之醇气,禀玉石之上灵,凿柱取书,安弦习礼。”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柱石之坚
中文发音:zhùshízhījiān。
成语解释:像柱石一样坚硬。比喻大臣坚强可靠,能担负国家重任。
相关成语推荐:
柱小倾大
中文发音:zhùxiǎoqīngdà。
撑天柱地
中文发音:chēngtiānzhùdì。
成语解释:撑:抵住;柱:支撑。介于天地之间起支持依托作用。比喻在国家事务中担负重大责任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3回:“尝闻龙变化,要大便撑天柱地,要小便芥子藏身。”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高大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束椽为柱
中文发音:shùchuánwéizhù。
成语解释: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成语出处:明-刘基《吊祖豫州赋》:“委弃九鼎兮,烹饪瓦釜。截梁为牫兮,束椽为柱。”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埋轮破柱
中文发音:máilúnpòzhù。
成语解释:比喻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成语出处:唐元稹《裴注侍御史制》:“季代而还,埋轮破柱之徒,绝不复出,朕甚异焉。”
成语造句:像张纲这样埋轮破柱的人大有人在
成语使用:作定语;指不畏权贵
砥柱中流
中文发音:dǐzhùzhōngliú。
成语解释: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内三门峡、黄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当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砥柱屹立在急流中央
成语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成语造句:炎黄子孙中的优秀分子,每当国家处于危难时,总是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力挽狂澜。
成语使用: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抽梁换柱
中文发音:chōuliánghuànzhù。
成语解释:比喻暗中捣鬼;以假代真。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我不会说笑话,只好行个抽梁换柱小令。”
成语造句:他居然把别人的作品拿来,抽梁换柱,变成自己的了。
成语辨析:~与“偷天换日”有别:~语意较轻;“偷天换日”语意较重;“偷天换日”一般用于玩弄手法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多用于一般事物。
以上就是娇花小编为您整理描写柱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